[发明专利]拉伸荷载和环境腐蚀耦合作用下钢筋损伤的磁场监测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627706.2 | 申请日: | 2020-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63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 发明(设计)人: | 江胜华;何峻峰;王廉强;赵丙辰;温成志;孙笑;孙超;刘代春;陈永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大学;烟台新天地试验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G01N3/06;G01N17/00;G01N27/82 |
| 代理公司: | 重庆鼎慧峰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6 | 代理人: | 朱浩 |
| 地址: | 400700***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拉伸 荷载 环境 腐蚀 耦合 作用 钢筋 损伤 磁场 监测 系统 | ||
1.一种拉伸荷载和环境腐蚀耦合作用下钢筋损伤的磁场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水平方向依次连接的钢筋受拉装置、延伸过渡装置及拉伸荷载施加装置,所述钢筋受拉装置采用弱磁材料制成,所述钢筋受拉装置处设有磁场监测装置,且内部设有环境腐蚀作用装置,所述延伸过渡装置和环境腐蚀作用装置均采用无磁材料制成;
所述拉伸荷载施加装置包括铝合金框架一、分离式中空式液压千斤顶及工字型奥氏体不锈钢钢板,所述工字型奥氏体不锈钢钢板设置在铝合金框架一的一端且开设有通孔,所述分离式中空式液压千斤顶沿水平方向设置在铝合金框架一内并设置在工字型奥氏体不锈钢钢板上,其活塞沿钢筋受拉装置朝向拉伸荷载施加装置的方向设置;
所述延伸过渡装置包括铝合金框架二、芳纶纤维绳及铝合金转换锚具,所述铝合金框架二的两端分别与铝合金框架一和钢筋受拉装置相连接,所述铝合金转换锚具设置在铝合金框架二内靠近钢筋受拉装置的一端,所述芳纶纤维绳的一端通过铝合金转换锚具与钢筋相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工字型奥氏体不锈钢钢板和分离式中空式液压千斤顶,并与分离式中空式液压千斤顶的活塞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伸荷载和环境腐蚀耦合作用下钢筋损伤的磁场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荷载测量装置,所述荷载测量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数值显示面板及两个奥氏体不锈钢夹板,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两个奥氏体不锈钢夹板之间,两个所述奥氏体不锈钢夹板设置在分离式中空式液压千斤顶与工字型奥氏体不锈钢钢板之间,所述压力传感器和奥氏体不锈钢夹板上均开设有相贯通的通孔,所述数值显示面板与压力传感器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伸荷载和环境腐蚀耦合作用下钢筋损伤的磁场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受拉装置包括铝合金框架三和铝合金锚具,所述铝合金框架三的一端与延伸过渡装置连接,且另一端设有工字型奥氏体不锈钢钢板,所述铝合金锚具设置在该工字型奥氏体不锈钢钢板远离延伸过渡装置的一侧,且该工字型奥氏体不锈钢钢板开设有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伸荷载和环境腐蚀耦合作用下钢筋损伤的磁场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腐蚀作用装置包括钢化玻璃槽、圆柱形筒、橡胶塞、碳棒及可控直流电源;
所述钢化玻璃槽沿水平方向设置在钢筋受拉装置内,且沿钢筋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开设有圆孔,所述圆柱形筒设置在圆孔内,所述橡胶塞设置在圆柱形筒内并与其滑动密封连接,所述橡胶塞上开设有直径小于钢筋的通孔,所述钢筋通过两端橡胶塞的通孔穿过钢化玻璃槽,所述碳棒平行于钢筋设置在钢化玻璃槽内,所述可控直流电源设置在距离钢筋受拉装置至少2米距离的位置,且正负极分别与钢筋和碳棒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伸荷载和环境腐蚀耦合作用下钢筋损伤的磁场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场监测装置包括三轴磁传感探头、数据采集模块及数据处理软件,所述三轴磁传感探头设置在钢筋受拉装置内且位于钢筋上方,所述三轴磁传感探头依次与数据采集模块和数据处理软件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拉伸荷载和环境腐蚀耦合作用下钢筋损伤的磁场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轴磁传感探头连接有运动控制装置,包括两个直线同步带滑台、联轴器、传动轴、电机、行星减速器及铝合金杆,所述电机与行星减速器相连接,所述行星减速器通过联轴器与其中一个直线同步带滑台相连接,两个所述直线同步带滑台平行设置且均平行于钢筋长度方向,并通过联轴器和传动轴连接,所述铝合金杆设有两个,且相互垂直呈L型连接,其中一根沿水平方向固定设置在两个直线同步带滑台的滑块上,另一个沿铅锤方向设置且底部与三轴磁传感探头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伸荷载和环境腐蚀耦合作用下钢筋损伤的磁场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应变测量装置,所述应变测量装置包括应变仪、应变片及屏蔽线缆,所述应变片设置在钢筋上,所述应变仪通过屏蔽线缆与应变片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大学;烟台新天地试验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西南大学;烟台新天地试验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2770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