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相增稠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627448.8 | 申请日: | 2020-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49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 发明(设计)人: | 刘小林;阳习春;叶武龙;蒋哲明;易添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林特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F283/12 | 分类号: | C08F283/12;C08F220/06;C08F220/56;C08F222/38;C08F2/30 |
| 代理公司: | 湖南科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53 | 代理人: | 何方 |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稠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相增稠剂,包含混合丙烯酸类单体、乙烯基聚硅氧烷、非极性溶剂、中和剂、乳化剂、引发剂和水,所述混合丙烯酸类单体选自丙烯酸、丙烯酸酯、单羧基或者多羧基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乙烯基聚硅氧烷包括单官能团或者双官能团的乙烯基聚硅氧烷。本发明一种反相增稠剂,通过乙烯基引入聚硅氧烷链段,使增稠剂除了形成广泛的氢键作用,还可以通过疏水硅氧烷链段与体系中疏水结构的强相容性,提高增稠效果。本发明一种反相增稠剂的制备方法,以烯丙基聚醚改性的环氧乳化剂作为主体乳化剂,配合超分子空腔化合物共同乳化,形成粒径低,稳定性好的乳液。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增稠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相增稠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聚合物的种类,增稠剂大致可以分为微交联聚丙烯酰胺、聚乙二醇等 非电解质聚合物,微交联聚丙烯酸盐等聚合物电解质,以及丙烯酸盐的电解质 单体与丙烯酰胺类非电解质单体的微交联共聚物三大类。按照形态区分增稠剂 分为粉末型,W/O(油包水)乳液型,O/W(水包油)乳液型以及聚合物微粒分 散在油相介质中的分散型四大类。其中聚酰胺体系的W/O型增稠剂,由于其增 稠效率高,转相速度快而得到愈加广泛的应用。
聚酰胺体系W/O型增稠剂主要应用在印染、化妆品、涂料等行业,其反相 乳液聚合过程是以胶束成核机理为主的动力学控制过程,产品粒径分布较宽, 稳定性较差。为了改善产品粒径,提高产品稳定性,通常在配方中都要加入较 多的乳化剂。正相乳液聚合常采用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乳化剂、长链烃或长链 脂肪醇作为助稳定剂,在液滴表面形成界面障碍,借助静电斥力或空间位阻阻 止液滴进一步靠拢。而反相乳液聚合,常采用亲油性较强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作为乳化剂,并且复合型要比单一性具有更好的效果。对于反相聚合聚酰胺W/O 型增稠剂粒径控制剂乳液稳定性,提高增稠剂应用时的转相速度,是长期以来 行业一直在不断提高的任务。
因此,采用特殊结构的反应性单体配合聚酰胺化合物,以及采用特殊功能 的乳化剂来提高增稠剂乳液的稳定性,改善增稠效率,加快乳液转相速度,是 提高此类增稠剂应用范围的必要条件,也是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相增稠剂及其制备方法,以提高增稠效率、成品稳定性和转相速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反相增稠剂,包含以下组分,各组分按重量份计为:
混合丙烯酸类单体 800~1000份;
乙烯基聚硅氧烷 10~50份;
非极性溶剂 100~500份;
中和剂 100~200份;
乳化剂 4~20份;
引发剂 1~10份;
水 50~200份。
所述混合丙烯酸类单体选自丙烯酸、丙烯酸酯、单羧基或者多羧基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乙烯基聚硅氧烷包括单官能团或者双官能团的乙烯基聚硅氧烷,乙烯基聚硅氧烷的粘度范围为10~2000cps。
优选的方案,所述混合丙烯酸类单体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实际选用过程中,所述混合丙烯酸类单体优选为单官能团与双官能团单体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林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林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274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