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控制器的循环水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26006.1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29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宋强;邹时容;索智鑫;卢有飞;卢廷杰;陈颖;宋佳骏;张晓阳;张秋辉;陆慧;李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H05K7/14;H05K5/02;H02B1/56;H02B1/2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洪荒之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541 | 代理人: | 姜书新 |
地址: | 51062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控制器 循环 水冷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控制器的循环水冷装置,针对目前主要依赖的水冷管往往是规律分布的,带走的热量有限,无法全面有效的覆盖控制器外壳需要散热的部位,效果较差的问题,现提出以下方案,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外壁的两侧均设有滑槽,四个所述滑槽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滑块,四个所述滑块的一侧外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三复位弹簧,两个所述滑块的顶部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夹板。本发明长短不一的叶轮扇叶在转动过程中可以将第一水道上水撩拨到不同位置上,保证冷凝液可以不断泼洒在散热箱内壁,在主风槽内凸块的作用下,流通的风向一部分会折入到分流槽内,将水冷配合风冷进行使用,更好的给电力控制箱外壁散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冷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控制器的循环水冷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水冷散热器有一个进水口及出水口,散热器内部有多条水道,这样可以充分发挥水冷的优势,能带走更多的热量。这就是水冷散热器的基本原理。从水冷散热原理来看,可以分为主动式水冷和被动式水冷两大类。主动式水冷除了在具备水冷散热器全部配件外,另外还需要安装散热风扇来辅助散热,这样能够使散热效果得到不小的提升。控制器分组合逻辑控制器和微程序控制器,两种控制器各有长处和短处。组合逻辑控制器设计麻烦,结构复杂,一旦设计完成,就不能再修改或扩充,但它的速度快。微程序控制器设计方便,结构简单,修改或扩充都方便,修改一条机器指令的功能,只需重编所对应的微程序;要增加一条机器指令,只需在控制存储器中增加一段微程序,但是,它是通过执行一段微程。具体对比如下:组合逻辑控制器又称硬布线控制器,由逻辑电路构成,完全靠硬件来实现指令的功能。电力控制器在运行过程中,会散发出大量的热,这个热量如果不能及时散去会影响到控制器的运行。
现有的电力控制器的循环水冷装置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水冷散热装置往往在内部设计多条水道,这样可以充分发挥水冷的优势,能带走更多的热量,但是目前主要依赖的水冷管往往是规律分布的,带走的热量有限,无法全面有效的覆盖控制器外壳需要散热的部位,效果较差,而现有专利不易解决此类问题,因此,亟需一种电力控制器的循环水冷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电力控制器的循环水冷装置,目前主要依赖的水冷管往往是规律分布的,带走的热量有限,无法全面有效的覆盖控制器外壳需要散热的部位,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力控制器的循环水冷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力控制器的循环水冷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外壁的两侧均设有滑槽,四个所述滑槽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滑块,四个所述滑块的一侧外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三复位弹簧,两个所述滑块的顶部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夹板,两个夹板顶部外壁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散热箱,两个所述侧散热箱的一侧外壁上均设有集风槽,所述集风槽一侧外壁上设有主风槽,主风槽的两侧外壁上均设有分流槽,所述主风槽的内壁设有等距离分布的凸块,所述侧散热箱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漏液管,所述漏液管的顶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槽的底部内壁上,所述侧散热箱的一侧内壁上设有分液接头,分液接头与漏液管相连通,所述侧散热箱的两侧内壁上均设有第一水道和第二水道,两个所述第一水道的一侧外壁上均通过铰链连接有弹性板,所述弹性板的底部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第二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水道的顶部外壁上,所述侧散热箱内壁的两侧均通过轴承连接有拨水叶轮,拨水叶轮的扇叶设计为长短不一的结构,两个所述第二水道的顶部外壁上均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夹板顶部外壁的两侧均设有液压杆,两个液压杆延长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横板。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横板顶部外壁的中央位置开有第一固定槽,第一固定槽的内壁设有等距离分布的第一水冷管,第一水冷管的两端均规定连接有接头管。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接头管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导流软管,底板顶部外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增压泵,第一增压泵的出口处固定连接在一个导流软管的底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260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