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桥梁桩基施工钢护筒的定位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625580.5 | 申请日: | 2020-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36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7 |
| 发明(设计)人: | 曾勇;秦张越;易梦雪;夏子又;单海东;贺燚;龚雷;张纯姑;钟光容;杨川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2D5/68 | 分类号: | E02D5/68;E02D13/04 |
| 代理公司: | 成都擎智秉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7 | 代理人: | 王睿 |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桥梁 桩基 施工 钢护筒 定位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桥梁桩基施工钢护筒的定位装置,包括套筒、底盘、缓冲结构;底盘,包括环状盘主体、供环状盘主体固定于地面的固定结构;套筒,包括设置于环状盘主体空心处供钢护筒套在内部的筒主体;缓冲结构,包括至少一对对称设置并连接套筒与底盘的缓冲连接件。本发明解决了桥梁桩基施工过程中的钢护筒倾斜、定位不准问题;使用缓冲连接件解决了桥梁桩基施工过程中的震动问题,避免了钢护筒因震动而发生的变形破坏。解决了钢护筒减震定位装置的安装拆卸问题,便于拆装携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桥梁桩基施工钢护筒的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桥梁工程日益增多,桥梁桩基作为桥梁工程中最主要的基础型式,发展迅速,应用非常广泛。在桥梁桩基施工时,需要开挖孔桩,为防止塌孔避免影响施工进度及出现安全事故,在开挖孔桩的过程中需要设置护壁对孔桩进行保护。由于土质不稳定,采用钢筋混凝土护壁存在较大难度,所以现有技术中采用钢护筒对孔桩进行保护。钢护筒是根据孔桩的大小用铁皮箍成的两头空的圆桶。钢护筒能够稳定孔壁,防止坍孔,还可以起到隔离地表水,导向钻头,固定桩位,保护操作原地面等作用。但是在施工过程中,钢护筒定位不准,出现倾斜时,容易引起钢护筒变形及破坏,影响施工进程,在施工过程中对桩基钢护筒进行定位显得尤为重要。
通常情况下,对钢护筒的定位方法为在施工现场切割一块圆形铁皮,圆形铁皮的直径接近钢护筒直径,并在圆形铁皮的中心开设通孔。在定位钢护筒时将圆形铁皮通过中心的通孔套在桩的定位筋上,并沿着圆形铁皮的外沿撒一圈白灰做为标记,将钢护筒沿着标记放置。但是这种方法,使圆形铁皮套在定位筋上,难以保证铁皮的水平度。如钢护筒发生倾斜,很难进行角度校准,易导致钢护筒变形及破坏;且在施工时,无法对钢护筒起到减震缓冲作用,圆形铁皮套的内表面与钢护筒的外表面也会因滑动摩擦而产生磨损,缩短使用寿命。同时,铁皮切割的工艺粗糙,切割精度差,在铁皮的中心钻孔会产生较大误差,且频繁使用后会因通孔变形而带来误差使定位不准确。因此,桥梁桩基施工的钢护筒的准确定位仍然是一项有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桥梁桩基施工钢护筒的定位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桥梁桩基施工钢护筒定位不准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用于桥梁桩基施工钢护筒的定位装置,包括套筒、底盘、缓冲结构;
底盘,包括环状盘主体、供环状盘主体固定于地面的固定结构;
套筒,包括设置于环状盘主体空心处供钢护筒套在内部的筒主体;
缓冲结构,包括至少一对对称设置并连接套筒与底盘的缓冲连接件。
本发明在使用时,首先将套筒放在地面上,并置于桩基孔洞上方,通过固定结构将底盘固定在地面上。
施工时,当钢护筒发生倾斜时,通过套筒将钢护筒所受到的力传递至缓冲连接件进行缓冲,对称设置的缓冲连接件可将钢护筒保持于中立位;同时桩基施工时产生较大的震动;而底盘与地面相连,最终把装置所受的能量及力传递至地面,保持了装置的稳定性,由此保证了钢护筒的定位准确性,并且底盘直接固定在地面上,进一步保证了水平度,进而提高了钢护筒的定位准确性。
本发明用于桥梁桩基施工钢护筒的定位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和优点:
解决了桥梁桩基施工过程中的钢护筒倾斜、定位不准问题;
使用缓冲连接件解决了桥梁桩基施工过程中的震动问题,避免了钢护筒因震动而发生的变形破坏。
解决了钢护筒减震定位装置的安装拆卸问题,便于拆装携带。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结构还包括设置于套筒壁上供套筒内侧缓冲的缓冲壁。(供钢护筒套入时缓冲套筒与钢护筒接触过程中,钢护筒深入孔道,缓冲壁起到缓冲作用使得钢护筒不会因碰撞而变形破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255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