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模式融合的海洋环境监测卫星传输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625438.0 | 申请日: | 2020-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877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强;邵震洪;李广;曹寿琦;余佩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天际易达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B7/185 | 分类号: | H04B7/185 |
| 代理公司: | 广东君龙律师事务所 44470 | 代理人: | 金永刚 |
| 地址: | 210032 江苏省南京市高***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模式 融合 海洋 环境监测 卫星 传输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模式融合的海洋环境监测卫星传输系统,多模式卫星通信终端根据业务需求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工作模块,将海洋环境监测传感器监测到的海洋环境数据作为上行信息发送给通信卫星上的星载信息收发平台;星载信息收发平台接收上行信息,通过与工作模块对应的接收模块对上行信息进行解调,并作为星载信息进行存储,再把星载信息向下发送给地面融合信息接收站;由地面融合信息接收站接收并解调星载信息,再发给数据中心进行分析处理;本发明将多种不同的工作模块融合在一起,能够使用户便捷的根据业务需要选择不同的工作模块,增加了多模式卫星通信终端的适用环境;满足了当前的全球海洋环境监测信息传输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卫星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多模式融合的海洋环境监测卫星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世界各国以资源为核心的海洋权益斗争日益激烈。在以夺取海洋资源、控制海洋空间、抢占海洋科技发展的战略“制高点”等为主要特征的现代海洋权益斗争中,建立常态化、立体化、精细化、大范围的海洋环境监测系统,是确保我国海洋权益不受损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信息传输系统是海洋环境监测系统的基础。
海洋环境监测设备和系统一般都远离陆地,其信息传输大部分都采用卫星通信手段,如每天有几千个Argo浮标通过Argos卫星通信系统进行海上监测数据传输;国内研究人员也采用北斗系统来传输监测数据。2019年8月30日公开的一件公开号为CN110186508A、名称为“基于北斗短报文和无人船的大洋水文气象信息监测系统”的发明专利,其利用无人船对海洋水文气象信息进行监测,并通过北斗卫星进行信息传输。
但由于这些海洋环境监测设备和系统传输的模式固定,不能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选择不同的传输模式,监测海洋环境时的适用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多模式融合的海洋环境监测卫星传输系统,解决不能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选择不同的传输模式而使监测海洋环境适用性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基于多模式融合的海洋环境监测卫星传输系统,包括:多模式卫星通信终端、星载信息收发平台和地面融合信息接收站;所述多模式卫星通信终端根据业务需求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工作模块,再通过共用的功率放大器和天线将海洋环境监测传感器监测到的海洋环境数据作为上行信息发送给通信卫星上的星载信息收发平台;所述星载信息收发平台接收所述上行信息,通过与所述工作模块对应的接收模块对上行信息进行解调,并作为星载信息进行存储,再把所述星载信息向下发送给地面融合信息接收站;所述地面融合信息接收站接收并解调所述星载信息,并由此得到融合信息,再将所述融合信息发给数据中心进行分析处理。
优选的,所述多模式卫星通信终端中的所述工作模块包括低速调制模块、LoRa发送模块和/或高速发送调制模块。
优选的,所述业务需求包括第三优先级业务需求、第二优先级业务需求和第一优先级业务需求,当需要传输第三优先级业务时,所述多模式卫星通信终端选择低速调制模块工作,当需要传输第二优先级业务时,所述多模式卫星通信终端选择LoRa发送模块工作,当需要传输第一优先级业务时,所述多模式卫星通信终端选择高速发送调制模块工作。
优选的,所述业务需求包括小数据量业务需求、中数据量业务需求和大数据量业务需求,当需要传输小数据量业务时,所述多模式卫星通信终端选择低速调制模块工作,当需要传输中数据量业务时,所述多模式卫星通信终端选择LoRa发送模块工作,当需要传输大数据量业务时,所述多模式卫星通信终端选择高速发送调制模块工作。
优选的,所述多模式卫星通信终端根据自身所在地理位置信息和时间信息,当与其通信的通信卫星经过所述多模式卫星通信终端的上空时,向所述通信卫星的星载信息收发平台发射上行信息。
优选的,所述星载信息收发平台中的所述接收模块包括低速解调模块、LoRa网关模块和/或高速解调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天际易达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天际易达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254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