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血栓脱落的取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25361.7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08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发明(设计)人: | 袁冰;王茂强;张金龙;管阳;孙学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B17/221 | 分类号: | A61B17/221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10085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血栓 脱落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止血栓脱落的取栓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输送管以及设置在输送管内部的导丝;所述输送管顶端固定有球形拾取网,所述输送管顶端向内凹陷设有锥形罩,所述球形拾取网在初始位置时位于锥形罩内部;所述锥形罩的中间设有供导丝通过的孔,所述导丝的顶部与球形拾取网固定连接。本发明操作上不仅简单,还能够防止血栓滑动,能够完整的将血栓取出,有效地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血栓脱落的取栓装置。
背景技术
血栓是在活体的心脏和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聚集形成的固体质块。在可变的流体依赖型中,血栓由不溶性纤维蛋白,沉积的血小板,积聚的白细胞和陷入的红细胞组成,血栓形成是由一组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多因素变化过程。临床常见的血栓患者,最主要的特点有家族遗传性,反复发作性,症状严重性,血栓形成部位异常性,以及发病时间年轻化。
因此,为了防止血栓脱落造成更加严重的危害,应及时取出血栓,现有的取栓装置效率低,容易造成取栓时血栓脱落、取栓不完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无法高效完整的取出血栓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止血栓脱落的取栓装置,包括输送管以及设置在输送管内部的导丝;所述输送管顶端固定有球形拾取网,所述输送管顶端向内凹陷设有锥形罩,所述球形拾取网在初始位置时位于锥形罩内部;所述锥形罩的中间设有供导丝通过的孔,所述导丝的顶部与球形拾取网固定连接。
通过球形拾取网和锥形罩可以实现拾取网在锥形罩的联合作用下,在导丝的动作下伸出,回缩的操作,从而将血栓及时封闭在锥形罩中。
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导丝的端部与推杆机构固定连接,所述输送管的端部外壁设置有握持部。
通过推杆机构与握持部可以很方便地实现取栓装置的操作,便于操作简单。
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操作手柄,所述操作手柄的内部设置有所述推杆机构,所述推杆机构的内部设置有张力调节机构;所述推杆机构推动所述导丝进给,所述张力调节机构提供推杆机构反向的弹力。
通过张力调节机构与推杆机构的联合作用使得推杆可以自动复位,医护人员只需要按压推杆末端即可实现反复的伸缩拾取网。
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操作手柄的第一连接杆伸出操作手柄,连接杆的前端与导丝的末端固定;第一连接杆在操作手柄内部与张力调节机构的弹簧连接;所述操作手柄还包括推柄,所述推柄在操作内部与所述第一连接杆固定连接。
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张力调节机构包括弹簧,所述弹簧的外表面套设有橡胶套,所述弹簧的底部固定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一侧外表面滑动贯穿有丝杆,且丝杆的两端均延伸至环形固定板的外部,所述操作手柄的外表面设置有环形连接板,所述环形连接板的外表面沿圆周方向等距开设有四个第一滑槽,所述环形连接板的外表面滑动有环形固定板,所述环形固定板的内表壁沿圆周方向等距固定有四个第二连接块,四个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一侧外表面滑动嵌设在四个第一滑槽的内部,所述丝杆的外表面靠近两端边缘处均螺纹连接有空心圆柱。
通过张力调节机构的设计可以实现张力的大小调节,同时也可以实现复位力度的调节,当张力调节的较大时,可以很快地复位,同时复位至初始位置,当张力调节较小时,可以较慢地复位,同时复位至一半,2/3等位置处,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合理调节。
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推杆机构为: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底端延伸至连接筒的内部,所述连接筒的四周外表面均开设有矩形孔,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两侧外表面靠近底端边缘处均固定有第三连接块;两个所述第三连接块的顶部和底部均滑动在两个矩形孔的内部,且两个第三连接块的一侧外表面均延伸至两个矩形孔的外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253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荧光标记的环丁烯衍生物
- 下一篇:一种铁观音绿茶的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