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齿轮磨削装置、机床及专用机床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625170.0 | 申请日: | 2020-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84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同;何志强;牛广运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宇同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F1/02 | 分类号: | B23F1/02;B23F23/00 |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昊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7249 | 代理人: | 张笑 |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齿轮 磨削 装置 机床 专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齿轮磨削装置、机床及专用机床,包括:磨削执行机构、与磨削执行机构连接的角度头以及用于驱动磨削执行机构运行的动力驱动机构;磨削执行机构设有两个立板、链轮II和传动组件;立板设置在动力驱动机构支撑板的一侧;两个立板将链轮II夹持在中间位置;装置采用了高速带传动或链传动,动力驱动机构可直接连接于机床,装置与机床实现联动;提高生产效率,保证生产工艺协同,进一步保证加工精度,提升加工质量。通过带传动或链传动设置在工件上,可以实现多个自由度的调节,满足不同尺寸、不同形状工件的加工。可以基于多方向调节满足磨削要求,提高磨削精度,增加磨削长度,更换方便、提高效率,避免砂轮的经常更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齿轮磨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齿轮磨削装置、机床及专用机床。
背景技术
随着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加工精度和效率成为机械加工技术领域的重要指标之一,尤其是在齿轮应用方面。现有技术中,内齿轮加工通常采用插齿、拉齿两种切削加工方法,但对于高硬度的表面,磨削几乎是最合理的加工方法,如内齿轮的成型磨削加工等。用砂轮加工时转速需要很高,且系统刚性也会很低,参与磨削的磨料数量比较少。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内齿轮加工精度的提升、加工效率的提升和加工成本的降低。目前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常规磨削方法因成本高效率低而难以获得大面积推广。
在申请号为201310540971.0,名称为一种利用环状可拆分工具加工工件内表面的方法和装置的专利文献中提出了一种利用环状可拆分工具加工工件内表面的方法和装置,其通过环状结构的相互贯穿结构和复杂的相对数控运动采用大直径砂轮加工小直径的封闭或半封闭的内曲面,虽能实现内齿轮的磨削功能,但是其大砂轮的更换和安装较为困难。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内齿轮磨削装置,包括:磨削执行机构、与磨削执行机构连接的角度头以及用于驱动磨削执行机构运行的动力驱动机构;
磨削执行机构设有两个立板、链轮II和传动组件;
两个立板分别设置在动力驱动机构支撑板的一侧;
两个立板将链轮II夹持在中间位置;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机构;
传动机构包括:若干个工作链板、销轴、齿形磨块、第一L型侧板、两个螺栓型滚针轴承以及L型定位立板;
销轴将若干个工作链板并排连接;
工作链板的一端与链轮II连接;
齿形磨块设置在工作链板的另一端;
齿形磨块通过固定块和平头内六角螺钉连接到第一L型侧板的一个边上;两个并列设置的螺栓型滚针轴承将第一L型侧板的另一条边夹持在中间位置;
两个螺栓型滚针轴承的螺栓段分别与L型定位立板的一个边连接;L型定位立板的另一个边通过圆头内六角螺钉连接于立板上。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第二L型侧板、U型板以及连接销;
链轮II的一端与U型板通过连接销连接;
U型板设置在远离工作链板一侧;
U型板上连接有齿形磨块;
第二L型侧板的一个边固设在U型板上;
第二L型侧板另一个边的位置与两个并列设置的螺栓型滚针轴承中间设置相匹配。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传动机构采用同步带方式传动、或采用钢带方式传动;
同步带或钢带与传动组件包括的带轮配合连接。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动力传输机构包括:机床移动部件、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底板和电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宇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宇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251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