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次定位治具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624987.6 | 申请日: | 2020-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38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 发明(设计)人: | 缪磊;王文军;马运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B21/00 | 分类号: | G01B2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祁云珊 |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次 定位 | ||
1.一种二次定位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治具底座(231),其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定位区域(2311);
至少一对纵向限位端子(234),每对所述纵向限位端子(234)固定安装于相应一个所述定位区域(2311)的纵向边缘;
至少一对横向限位端子(235),每对所述横向限位端子(235)固定安装于相应一个所述定位区域(2311)的横向边缘;
至少一组纵向定位组件(233),每组所述纵向定位组件(233)布置于相应一个所述定位区域(2311)的纵向边缘并与相应一对纵向限位端子(234)相对设置;
至少一组横向定位组件(232),每组所述横向定位组件(232)布置于相应一个所述定位区域(2311)的横向边缘并与相应一对横向限位端子(235)相对设置;
其中,每组所述纵向定位组件(233)与相应一组横向定位组件(232)、一对纵向限位端子(234)、一对横向限位端子(235)共同限制形成所述定位区域(2311)的范围边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定位治具,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定位区域(2311)中均设有由弹性材料制成的网格状衬底(236)。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定位治具,其特征在于,每对所述纵向限位端子(234)与相应一组纵向定位组件(233)间的距离可调或者每对所述横向限位端子(235)与相应一组横向定位组件(232)间的距离可调,以使得定位区域(2311)的范围边界可调以适应不同的物料尺寸。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定位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定位组件(232)及纵向定位组件(233)嵌设于所述治具底座(231)中,并且所述横向定位组件(232)与纵向定位组件(233)相联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次定位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定位组件(233)包括:
沿纵轴延伸的纵向定位本体(2331);以及
设于所述纵向定位本体(2331)其中一端上的纵向定位块(2333),
其中,所述纵向定位本体(2331)与治具底座(231)之间支撑有沿纵轴延伸的纵向回复弹簧(2336)。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次定位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定位本体(2331)的旁侧一体式地设有纵向支撑耳(2335),所述纵向支撑耳(2335)沿横轴方向水平向外凸出,所述纵向回复弹簧(2336)设于所述纵向支撑耳(2335)与所述治具底座(231)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二次定位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定位本体(2331)的另一端固接有推杆(2337),其中,所述纵向回复弹簧(2336)与纵向定位块(2333)位于所述纵向支撑耳(2335)的同一侧,所述推杆(2337)位于纵向定位本体(2331)的另一侧。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次定位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定位组件(232)包括:
沿横轴延伸的横向定位本体(2321);以及
设于所述横向定位本体(2321)其中一端上的横向定位块(2323),
其中,所述横向定位本体(2321)与治具底座(231)之间支撑有沿横轴延伸的横向回复弹簧(2326),所述纵向定位本体(2331)与横向定位本体(2321)相垂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二次定位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定位本体(2321)的旁侧一体式地设有横向支撑耳(2325),所述横向支撑耳(2325)沿纵轴方向水平向外凸出,横向回复弹簧(2326)设于所述横向支撑耳(2325)与治具底座(231)之间,所述横向回复弹簧(2326)与横向定位块(2323)位于横向支撑耳(2325)的同一侧。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二次定位治具,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定位本体(2331)上开设有联动槽,所述横向定位本体(2321)的另一端一体式地形成有联动端,所述联动端嵌设到所述联动槽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2498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