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激光、红外多波段接收光学系统以及多功能地照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24929.3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99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郑昌盛;吴晋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浩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3/00 | 分类号: | G02B13/00;G02B13/14;G02B17/08 |
代理公司: | 成都创新引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49 | 代理人: | 向群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 红外 波段 接收 光学系统 以及 多功能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激光、红外多波段接收光学系统以及多功能地照器,壳体内设置安装架,安装架内安装用于接收经激光红外入射窗口镜入射光线的光斑跟踪大镜头,安装架内支承用于承接光斑跟踪大镜头出射光线的光斑测角镜头、激光接收器,光斑测角镜头与光斑跟踪大镜头的光轴重合,安装架空腔内设置短波调焦滑移组件,安装架的外侧壁设置用于承接短波调焦镜头出射光线的短波红外探测器,短波红外探测器与短波调焦镜头之间设置短波后固定镜头,激光发射天线的扩束端与激光出射窗口镜对应,激光发射天线的准直端与壳体内的激光器发射器的出口端对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武器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激光、红外多波段接收光学系统以及多功能地照器。
背景技术
地照器是武器系统的普遍配备的一个重要分系统,主要是对目标进行发现、识别、跟踪和激光照射,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系统的整体效能,目前典型地照器具有以下特点:除浓雾天气外,均能准确指示目标;具有很强的抗光、电干扰能的力;可以编码发射和探测;在各种复杂的人为干扰及背景干扰中均能正确的识别和指示目标;结构简单,成本低,维修使用方便。目前地照器只提供激光照射,测距功能,该常规地照器一直存在不能短波红外成像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地照器,它结构紧凑合理,装配简单,可实现目标测距、目标照射、自主编码及短波红外成像功能,并方便携带。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激光、红外多波段接收光学系统,包括短波成像光学系统、激光接收光学系统,所述激光接收光学系统沿着光线入射方向依次设置前固定组、可沿光路移动的短波双视场切换镜组、前固定组、光斑测角透镜组、激光接收器,短波成像光学系统包括所述前固定组与所述光斑测角透镜组之间的光路上设置可侧向进给的反射镜,通过反射镜反射的折转光路上从光线的入射方向上依次设置短波成像光学系统的短波调焦组、短波透镜组,其中,从光线入射方向设置的前固定组、可沿光路移动的短波双视场切换镜组、前固定组构成短波成像光学系统与激光接收系统共用的前置光学望远系统。
短波双视场切换镜组距前固定组的距离为73.3mm,短波双视场切换镜组距前固定组对应的距离为4.7mm,短波成像光学系统的总长为150mm,系统视场角为1.86°×1.5°,系统焦距为300mm,F数为3.1;或者,短波双视场切换镜组距前固定组的距离为7mm,短波双视场切换镜组距前固定组对应的距离为71mm,短波成像光学系统的总长为150mm,系统视场角为7.44°×6°,系统焦距为75mm,F数为2.5。
所述前固定组的焦距为180mm,所述短波双视场切换镜组的焦距为-44mm,所述后固定组的焦距为50mm,所述短波调焦组的焦距为250mm,所述短波透镜组焦距为-255mm。
所述前固定组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一透镜为凸面朝向物侧的正弯月透镜,第二透镜为凸面朝向物侧的负弯月透镜,第三透镜为凸面朝向物侧的正弯月透镜,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材质牌号分别为HZF88、HFK61、HZLAF68,
所述短波双视场切换镜组包括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四透镜为双凹透镜,第五透镜为凸面朝向物侧的正弯月透镜,第六透镜为双凹透镜;所述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材质牌号为HLAF3、ZF88、HZLAF68,
所述后固定组包括第七透镜、第八透镜、第九透镜、第十透镜,第七透镜为双凸透镜,第八透镜为凸面朝向物侧的负弯月透镜,第九透镜为凸面朝向物侧的平凸透镜,第十透镜为凹面朝向物侧的平凹透镜;所述第七透镜、第八透镜、第九透镜、第十透镜材质牌号分别为HFK61、HZF8、HZLAF68、HQK3,
所述短波调焦组包括第十一透镜、第十二透镜,所述第十一透镜为平面朝向反射镜的平凸透镜,第十二透镜为凹面朝向反射镜的负弯月透镜,所述短波调焦组的第十一透镜、第十二透镜的材质牌号为HFK61、HK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浩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浩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249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