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震智分缝体耗能减震型钢筋混凝土墙体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24366.8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66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李贤;廖声亮;欧健;李健;曹强;李微;孙金标;李站立;燕元翔;吴双龙;王取;王峰;曹吉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诚意住宅工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1/98;E04H9/02;E04B1/68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震 智分缝体 耗能 减震 型钢 混凝土 墙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震智分缝体耗能减震型钢筋混凝土墙体,包括钢筋混凝土墙肢和耗能阻尼器,钢筋混凝土墙肢上开设有至少一条智分缝体,智分缝体将钢筋混凝土墙肢部分分开。耗能阻尼器包括分缝板和耗能筋,分缝板设置于智分缝体内并沿钢筋混凝土墙肢的高度方向平行,耗能筋沿钢筋混凝土厚度方向至少设置一行,每一行沿钢筋混凝土高度方向设置多根;耗能筋垂直穿过分缝板,其两端埋入钢筋混凝土墙肢中,其中间段设为无粘结段;在智分缝体内填充有包缝混凝土。上述结构可以实现墙体在小震作用下为整体受力墙,而大震下墙体智能分缝,为阻尼器耗能减震墙体,从而满足钢筋混凝土墙体在正常使用阶段和地震作用下均具有良好的受力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抗震防灾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震智分缝体耗能减震型钢筋混凝土墙体。
背景技术
钢筋混凝土墙体作为抵抗地震作用的重要构件已经广泛应用于我国多高层建筑。历次震害调查表明,当钢筋混凝土墙体的高宽比小于2时,墙体易发生脆性剪切破坏,严重影响结构的抗震耗能能力。鉴于此,有学者提出采用分缝的形式将高宽比小于2的钢筋混凝土墙体分割成系列高宽比大于2的单体构件,可以让单体构件在地震作用下发生弯曲破坏,通过单体构件受弯破坏的塑性耗能提高整体墙体的耗能能力。但是,钢筋混凝土墙体开缝后一方面会导致墙体在使用阶段承载力和刚度都明显下降,地震作用下承载力和刚度更是退化严重;另一方面,传统的设置明缝的形式也使得墙体开缝处在使用阶段存在易开裂、防水和装修难度大等问题。另外,传统的分缝墙的耗能主要依靠分缝剪力墙墙体的自身耗能,其耗能能力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震智分缝体耗能减震型钢筋混凝土墙体,该墙体在正常使用阶段为无缝的整体构件,而遭遇地震时该墙体在预设裂缝处智能开裂,通过墙体内部的耗能阻尼器进行结构的耗能减震,从而保证钢筋混凝土墙体在正常使用阶段和地震作用下均具有良好的受力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地震智分缝体耗能减震型钢筋混凝土墙体,包括钢筋混凝土墙肢和耗能阻尼器,所述钢筋混凝土墙肢上开设有至少一条智分缝体,所述智分缝体将所述钢筋混凝土墙肢部分分开;所述钢筋混凝土中还设有多个水平分布筋和多个竖直受力筋;所述钢筋混凝土墙肢的水平分布筋不贯穿智分缝体;所述耗能阻尼器包括分缝板和耗能筋,所述分缝板设置于所述智分缝体内并沿所述钢筋混凝土墙肢的高度方向布置;所述耗能筋沿所述钢筋混凝土厚度方向至少设置一行,每一行沿所述钢筋混凝土高度方向设置多根;所述耗能筋垂直穿过所述分缝板,其两端埋入所述钢筋混凝土墙肢中,其中间段设为无粘结段;在所述智分缝体内填充的混凝土与所述钢筋混凝土墙肢内的混凝土整体浇筑。
进一步地,所述分缝板为泡沫分缝板或蜂窝分缝板或开孔分缝板。
进一步地,所述分缝板至少为一块,当为两块以上时,所述分缝板之间设置有填充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填充材料为聚氨酯泡沫、橡胶和岩棉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地,所述耗能筋为碳素钢类、低合金钢类、低屈服点钢类、铅材类筋材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地,所述无粘结段采用隔离材料将所述耗能筋包裹在内。
进一步地,所述隔离材料为泡沫胶带或PVC管。
进一步地,所述无粘结段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耗能筋直径的五倍。
进一步地,在所述包缝混凝土前后设置有网状的防裂筋。
进一步地,所述防裂筋为普通钢筋、不锈钢筋、碳纤维筋、玻璃纤维筋、玄武岩筋和芳纶纤维筋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诚意住宅工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未经江苏诚意住宅工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243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API调用方法及相关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地下水污染评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