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水处理的便携式取样装置及实施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623958.8 | 申请日: | 2020-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62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 发明(设计)人: | 贾永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连理工大学智能装备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N1/14 | 分类号: | G01N1/14 |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梅洪玉 |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水处理 便携式 取样 装置 实施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水处理的便携式取样装置及实施方法,包括微型抽水泵、分隔板、电源、操作孔、拉环、充电孔、转动块、丝杆、第一固定盒、出水管、固定板、限位管、弹性弧形板、收集瓶、移动板、移动块、限位杆、滑孔、第二固定盒、接头、底盖、配重块、连接柱、套管、鹅颈管、螺母块、进水管、指示块、指示杆、滑块、限位条和安装盒,该装置,通过旋转底盖带动螺母块的旋转,利用螺母块与套管配合连接,从而调节底盖的底端与套管的底端之间的距离,进而便于对不同深度的取样水进行取样处理,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同时便于携带该装置,同时该装置通过旋转转动块利用移动板的移动即可对收集瓶进行固定,从而提高了取样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取样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水处理的便携式取样装置及实施方法。
背景技术
水处理的方式包括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人类进行水处理的方式已经有相当多年历史,物理方法包括利用各种孔径大小不同的滤材,利用吸附或阻隔方式,将水中的杂质排除在外,吸附方式中较重要者为以活性炭进行吸附,阻隔方法则是将水通过滤材,让体积较大的杂质无法通过,进而获得较为干净的水。另外,物理方法也包括沉淀法,就是让比重较小的杂质浮于水面捞出,或是比重较大的杂质沉淀于下,进而取得。化学方法则是利用各种化学药品将水中杂质转化为对人体伤害较小的物质,或是将杂质集中,历史最久的化学处理方法应该可以算是用明矾加入水中,水中杂质集合后,体积变大,便可用过滤法,将杂质去除,其中在进行水处理的过程中,通常需使用到取样装置对处理水进行取样检测处理,但现有的取样装置,结构复杂,不利于携带,同时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利于对不同水深的取样水进行取样处理,从而降低了取样装置的实用性,同时在取样的过程中不利于对容量瓶进行固定安装,固定步骤繁琐,降低了取样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水处理的便携式取样装置及实施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水处理的便携式取样装置,包括微型抽水泵、分隔板、电源、操作孔、拉环、充电孔、转动块、丝杆、第一固定盒、出水管、固定板、限位管、弹性弧形板、收集瓶、移动板、移动块、限位杆、滑孔、第二固定盒、接头、底盖、配重块、连接柱、套管、鹅颈管、螺母块、进水管、指示块、指示杆、滑块、限位条和安装盒,所述底盖的内部底端四角分别与连接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的顶端分别与螺母块的底端四角固定连接,所述螺母块与套管内侧开设的螺纹槽相互配合连接,所述接头的顶端与鹅颈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鹅颈管的顶端与进水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进水管设置在微型抽水泵的底端中心处,所述套管与进水管的连接处开设有通孔,所述套管的顶端中心处与微型抽水泵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套管的顶端中心边缘处与安装盒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盒的顶端中心两侧分别开设有操作孔和充电孔,所述套管的另一侧与第二固定盒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盒的一侧与第一固定盒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盒的底端与第二固定盒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盒的内部底端中心处与丝杆的底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丝杆的顶端分别贯穿第二固定盒的顶端中心处以及第一固定盒的两端中心处开设的通孔与转动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固定盒的另一侧中心处开设的通孔内部固定连接,且限位杆的轴线与竖直直线相对平行,所述移动块的一端与移动板的一侧中心处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的顶端两侧分别与限位条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的顶端与收集瓶的底端贴合,所述收集瓶的外部两侧分别与弹性弧形板的相向一侧贴合,所述限位管的顶端与固定板的底端中心边缘处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一侧与第二固定盒的另一侧中心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中心处开设有通孔,且出水管的一端贯穿该通孔位于限位管的内侧,所述出水管的底端位于限位管的底端下方,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贯穿安装盒的一侧中心一端与微型抽水泵的一侧固定连接。
一种用于水处理的便携式取样装置的实施方法,包括步骤一,旋转;步骤二,放置;步骤三,紧固;步骤四,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连理工大学智能装备研究院,未经常州大连理工大学智能装备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239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