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近空无盲区高增益天线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23601.X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645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陈竞涛;宋永政;沈小琪;杨海兵;汪战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爱科瑞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12 | 分类号: | H01Q1/12 |
代理公司: | 郑州慧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60 | 代理人: | 付晓利 |
地址: | 453000 河南省新乡市高新区东***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无 盲区 增益 天线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近空无盲区高增益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桅杆(1)、第一天线振子(2)和第二天线振子(3),中心桅杆(1)上设置有同中心轴线(9)的天线底座(4),天线底座(4)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天线匹配器(6),天线底座(4)上沿周向均布有多根斜向上的支撑杆(5),支撑杆(5)与中心桅杆(1)的径向间距从下到上逐渐增大,第一天线振子(2)和第二天线振子(3)的下端分别与天线匹配器(6)相连,第一天线振子(2)和第二天线振子(3)的上端以中心轴线(9)对称,且沿多根支撑杆(5)的内侧同向螺旋向上展开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近空无盲区高增益天线,其特征在于:第一天线振子(2)和第二天线振子(3)与支撑杆(5)的相接处均设置有振子固定件,同一支撑杆(5)上,相邻振子固定件(21)的间距沿支撑杆(5)从下到上按等比数列增加;同一支撑杆(5)上,第一天线振子(2)的振子固定件与第二天线振子(3)的振子固定件交错布置;以中心轴线(9)对称的支撑杆(5)上振子固定件(21)位置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近空无盲区高增益天线,其特征在于:天线底座(4)上沿周向均布有与支撑杆(5)一一对应的固定支耳(8),支撑杆(5)的下端与固定支耳(8)铰接,支撑杆(5)的上端远离中心桅杆(1),且向外侧展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近空无盲区高增益天线,其特征在于:支撑杆(5)的上端和中间位置均通过内拉线(10)与中心桅杆(1)相连,内拉线(10)一端与支撑杆(5)相连,另一端斜向上与中心桅杆(1)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近空无盲区高增益天线,其特征在于:支撑杆(5)的上端与外拉线(11)的一端相连,外拉线(11)的另一端通过拉线地钉与地面(19)固定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近空无盲区高增益天线,其特征在于:支撑杆(5)的数量为6个,以任意一根支撑杆(5)为第一支撑杆(12),按照逆时针顺序依次为第一支撑杆(12)、第二支撑杆(13)、第三支撑杆(14)、第四支撑杆(15)、第五支撑杆(16)和第六支撑杆(17),第一天线振子(2)从第一支撑杆(12)的下端开始,沿6根支撑杆的内侧逆时针方向螺旋向上展开,第二天线振子(3)从第四支撑杆(15)的下端开始,沿6根支撑杆的内侧逆时针方向螺旋向上展开。
7.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近空无盲区高增益天线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天线朝向地面(19)的一端为天线发射端(18),天线通电之后,天线发射端(18)向地面(19)发射波束,然后波束通过地面(19)一次反射至天空电离层(20),再经天空电离层(20)二次反射至地面(1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爱科瑞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爱科瑞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2360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