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置二极管的背接触光伏组件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623499.3 | 申请日: | 2020-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011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 发明(设计)人: | 张洋;欧阳子;孙士洋;荒木建次;闫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汇能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31/044 | 分类号: | H01L31/044;H01L31/048 |
| 代理公司: | 南京乐羽知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6 | 代理人: | 李玉平 |
| 地址: | 214028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置 二极管 接触 组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置二极管的背接触光伏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前板、电池片层、绝缘层、导电层和背板,所述电池片层由多个电池片以阵列形式排列组合而成,所述绝缘层上形成有多个镂空单元用于所述电池片层和所述导电层之间电极连接,所述导电层表面设置多个二极管,所述电池片层内的单个或多个电池片与所述单个或多个二极管并联。本申请解决了传统的接线盒过大占用空间的问题,同时解决了光伏组件被遮阴时出现的功率损失以及导致失火的风险,将二极管集成在导电层上,优化工艺步骤,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置二极管的背接触光伏组件,属于背接触太阳能电池组件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背接触光伏组件指的是电池正负极从同一面引出,普遍引出位于电池背面,因此导电层也位于电池背面,因此称为背接触光伏组件。
光伏组件在发电时,由于光伏组件内某一片或几片电池片被遮蔽,导致被遮挡电池片消耗其他串联的电池片产生的电能,同时产生大量的热量,导致失火的风险。为解决这一问题,人们会在光伏组件上加装上旁路二极管(以下简称为二极管),将其并联在电池串两端,二极管的正极与光伏组件输入端相连,二极管负极与光伏组件输出端相连,从而使在电池片被遮荫时,二极管正向偏置启动,将被遮荫的电池短路,最大程度保证光伏系统的发电效能和使用的安全性。传统光伏组件将二极管放置在光伏组件接线盒内,电池串共用一个二极管。这种方式会存在一些风险以及问题,首先是二极管集成在接线盒内,会导致接线盒体积过大,增加材料使用量;其次这种设计一整串电池片使用一个二极管,如出现一片电池遮荫,则一整串电池便被短接,整个电池串无法发电。
根据专利CN106784096所述,其描述了电池片成阵列,在光伏组件内部二极管连接每个光伏阵列,虽然解决了接线盒体积问题,但未解决电池片被遮荫导致损失功率过大的问题。
根据专利CN106026905所述,其描述一种内置二极管光伏组件,是通过预先连接的汇流条,将二极管放置在组件内部,接线盒内没有集成二极管,但是会增加新的独立的二极管接线盒。
根据专利CN102751358所述,将贴片二极管放置在组件内部,通过汇流条连接,但仍没解决电池片被遮荫后组件发电损失过大的问题。
同时,现有技术不管是二极管和汇流条集成,还是单独加一串二极管,都需要在制作过程中增加工序,会降低产能以及增加人力成本。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不占用接线盒空间且能最大程度保证功率输出的背接触光伏组件。
技术方案:一种内置二极管的背接触光伏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前板、电池片层、绝缘层、导电层和背板,所述电池片层由多个电池片以阵列形式排列组合而成,所述绝缘层上形成有多个镂空单元用于所述电池片层和所述导电层之间电极连接,所述导电层表面设置多个二极管,所述电池片层内的单个或多个电池片与所述单个或多个二极管并联。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层上设置多个导电金属,所述二极管的正负极分别通过所述导电金属连接所述电池片,所述导电金属均匀排布在所述导电层上,每个导电金属对应连接相邻两片电池片的电流输出端和电流输入端,所述单个二极管分别连接相邻的两个导电金属。
进一步的,所述二极管与所述导电金属之间焊接,或者二极管设置正负极引出端,所述正负极引出端与所述导电金属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前板与所述电池片层之间设置第一封装胶层,所述背板与所述导电层之间设置第二封装胶层,通过封装胶层粘接组件内部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前板为透光前板,保证电池片层接收光照。
有益效果:1,解决的接线盒过大,占用空间的问题。
2,可以解决光伏组件被遮荫出现的不必要功率损失,最大化的保证了光伏组件的功率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汇能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京汇能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234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自动安全断电的控制电源
- 下一篇:网闸状态同步方法及隔离网闸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