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旋流器落料的可调式下料嘴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23497.4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048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华;金绍武;王海会;张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材通辽矽砂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4C5/16 | 分类号: | B04C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陈强 |
地址: | 028000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经济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旋流器落料 调式 下料嘴 | ||
本发明涉及自然砂采矿领域。即一种用于旋流器落料的可调式下料嘴。包括法兰,下料套,下料嘴壳体和调节装置,下料套设置在下料嘴壳体内部,调节装置设置在下料嘴壳体的一侧或两侧,可调式下料嘴通过法兰与旋流器出料口相连接。特点是,通过下料嘴壳体一侧或两侧设置的调节装置改变下料套的形状,从而改变下料套的截面积,达到改变出料浓度的目的。有益效果是:在不停产的情况下,实现人为调节或自动调节出料浓度的功能,提高了生产率,提高了年产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将物料引入容器管嘴或引导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旋流器落料的可调式下料嘴。
背景技术
在自然砂采砂工艺中,涉及的最后一道工序是成品砂的堆积,其方法是,通过水泵的高压清水挟裹着成品砂运送到货场,再通过旋流器将水和成品砂分离,清水通过旋流器回水管道回到原处,成品砂及少量的水通过旋流器出砂口排出,旋流器出砂口口径大,则排出的水分就多;口径小,则排出的水分少,通过改变旋流器出口的口径大小,就可以改变排砂的浓度,即砂在水中的占比。浓度小,成品砂随水流淌,不起堆,滞留在货场的水就多,导致生产货场废水过多,延长了成品砂的控水时间,影响了工作环境及成品砂的发运;其二,由于矿浆浓度变化,需要更换旋流器不同口径的出砂口,致使生产停滞,严重影响产量;其三,由于流砂对旋流器出砂口的摩擦,出砂口的口径会变大,排砂浓度降低,也需更换旋流器的出砂口。通过实验,出砂浓度在60%~80%为易,为保证生产顺利进行,缩短生产停滞时间,控制货场的积水,缩短成品砂的控水时间,在不停产的情况下,及时对排出的矿浆进行浓度调整,是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问题,提供一种在不停产的情况下,及时对排出的矿浆进行浓度调整的一种用于旋流器落料的可调式下料嘴。
上述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旋流器落料的可调式下料嘴,以下简称“下料嘴”,该下料嘴装配在旋流器的落料口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料嘴包括法兰、下料套、壳体和调节装置,下料套设置在壳体内部,调节装置设置在壳体的一侧或两侧,下料嘴通过法兰与旋流器落料口相连接。
所述的下料套形状为上边带翻边的圆柱套或圆锥套。
所述的下料套采用包括但不限于橡胶、聚氨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中任一种具有形变能力的非金属有机物耐磨材料制成。
所述的下料套形状为一侧面或两个侧面带铰接轴的四面壳体。
所述的下料套采用包括但不限于高锰钢、铬合金铸铁、耐磨合金钢中任一种金属或非金属无机物耐磨材料制成。
所述的调节装置包括执行部和驱动部,执行部用于控制下料套的形变程度和/或截面形状,驱动部用于控制、驱动执行部动作。
所述的调节装置是螺杆调节装置,该螺杆调节装置包括丝杠、旋转装置,丝杠是执行部的结构部件,旋转装置是驱动部的结构部件;丝杠安装在壳体一侧或两侧,旋转装置设在丝杠远离壳体的末端;旋转装置驱动丝杠旋转,丝杠的前端压缩下料套侧壁使其变形,改变下料套的截面形状和/或截面积,从而改变了砂浆流量和浓度。
所述的调节装置包括调节环、调节块;调节块设有多个,且该多个调节块环绕在下料套周围形成围栏结构,调节块的顶端固定在壳体底部;由调节块围合成的围栏结构,该围栏结构的内壁呈正圆形、外壁呈椭圆形,且该围栏结构的外壁设有螺纹;所述围栏结构的外壁呈上部正圆形、下部椭圆形的渐变结构,上部的正圆形外径与壳体底部的外径相同;调节环环绕在调节块外部,调节环内壁设有与围栏结构外壁螺纹相匹配的螺纹。
所述的旋转装置是手动扳把或电动机或液压马达,实现手动或自动改变下料套截面的面积。
其有益效果是:在不停产的情况下,实现人为调节或自动调节出料浓度的功能,提高了生产率,提高了年产量。
附图说明
图1 是可调式下料嘴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材通辽矽砂工业有限公司,未经中建材通辽矽砂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234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