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卫星的数据传输帧长确定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621880.6 | 申请日: | 2020-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21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 发明(设计)人: | 李家樑;李科君;王劲;袁引;张键锋;杨文锴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47/36 | 分类号: | H04L47/36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肖宇扬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卫星 数据传输 确定 方法 装置 通信 系统 | ||
1.一种卫星的数据传输帧长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信道利用率,基于确定出的所述信道利用率,确定数据传输帧长的最小长度;
确定数据传输帧长的最大长度,基于所述数据传输帧长的最大长度和所述数据传输帧长的最小长度,确定所述数据传输帧长的最佳长度;所述数据传输帧长的最佳长度用于使得数据传输的频率利用率达到最高;
所述确定信道利用率,基于确定出的所述信道利用率,确定数据传输帧长的最小长度,包括:
基于信道利用率与通信端口使用效果的关系,确定所述信道利用率的最佳值;
确定所述信道利用率的计算公式,根据所述信道利用率的最佳值,将所述信道利用率的计算公式进行转换,得到信道利用率的误比特率关系;
根据所述信道利用率的误比特率关系,确定数据传输帧长的最小长度;
其中,所述信道利用率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X表示需要设置的信道利用率近似值;β表示不同特征的信道补偿因子;Lf表示数据传输帧长;Df表示帧头长度;wf表示信道的误比特率;f表示高通量卫星通信系统的端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的数据传输帧长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信道利用率与通信端口使用效果的关系,确定所述信道利用率的最佳值,包括:
确定信道利用率与通信端口使用效果的关系为:
所述信道利用率与所述通信端口使用效果成反比,当所述信道利用率越高时,所述通信端口使用效果越差,而所述信道利用率越低时,高通量卫星通信系统的使用效果越差;
基于所述信道利用率与通信端口使用效果的关系,确定所述信道利用率的最佳值为5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卫星的数据传输帧长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信道利用率的最佳值,将所述信道利用率的计算公式进行转换,得到信道利用率的误比特率关系,包括:
为了方便计算,这里令β=1;
基于所述信道利用率的最佳值为50%,将所述信道利用率的计算公式进行转换,得到信道利用率的误比特率关系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卫星的数据传输帧长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信道利用率的误比特率关系,确定数据传输帧长的最小长度,包括:
确定所述帧头长度与所述数据传输帧长的比例为预设的经验比例值,并根据所述信道利用率的误比特率关系以及所述帧头长度与所述数据传输帧长的比例,确定误码率随帧长变化的趋势关系;
确定所述误码率随帧长变化的趋势关系中的敏感度变化分界值,将所述敏感度变化分界值所对应的数据传输帧长,确定为数据传输帧长的最小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卫星的数据传输帧长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数据传输帧长的最大长度,基于所述数据传输帧长的最大长度和所述数据传输帧长的最小长度,确定所述数据传输帧长的最佳长度包括:
确定信道利用率与发送时间的关系为:信道利用率=数据传输帧长/(数据传输帧长+信道空闲时间);
基于所述信道利用率与发送时间的关系,以及所述信道利用率的最佳值,确定数据传输帧长的最大长度;
确定频率利用率与数据传输帧长的关系为:当数据传输帧长越长,保护间隔越少,可以传输的信息越多,则同一宽度的频谱利用率越高;
根据所述频率利用率与数据传输帧长的关系,将所述数据传输帧长的最大长度确定为所述数据传输帧长的最佳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2188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