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机制耐盐海水淡化装置及其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621858.1 | 申请日: | 2020-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43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 发明(设计)人: | 张旺;张书倩;袁洋;傅思齐;赵鑫坤;张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1/04 | 分类号: | C02F1/04;C02F1/14;C02F103/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机 制耐盐 海水 淡化 装置 及其 应用 | ||
1.一种双机制耐盐海水淡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收体(1)、基底(3)、吸水层(4)、保温层(5);
所述吸水层(4)上方设置有吸收体(1)和基底,所述基底位于吸收体(1)以外的区域;所述吸水层(4)下方设置有保温层(5);
所述吸水层(4)用于将待处理水吸收并传输到吸收体(1)中;
所述装置还包括导盐束(2),所述导盐束(2)的一端设置在吸收体(1)和吸水层(4)之间,另一端设置在基底(3)上;
所述导盐束(2)由多根纤维集成得到;
所述吸收体(1)由吸收体骨架和修饰材料制备,所述吸收体骨架具有多层交叉束结构,多根纤维聚集成纤维束,纤维束交错多层堆积,形成多层交叉束结构;
所述吸收体骨架采用醋酸纤维素、硝酸纤维素、混合纤维素、棉纤维、麻纤维、木纤维、玻璃纤维、丝或毛中的任一种,所述修饰材料为聚吡咯吸光材料;
所述修饰材料通过化学氧化法修饰于吸收体骨架上;具体步骤如下:
S1、将吸收体骨架材料浸渍于吡咯单体溶液中;
S2、向步骤S1的吡咯单体溶液中加入FeCl3·6H2O的水溶液,搅拌混合均匀后反应,即得;
步骤S1中,所述吡咯单体溶液的配制方法为:将吡咯单体溶于水和乙醇的混合溶剂中即得;
所述吡咯单体与混合溶剂的体积比为0.55:100,水和乙醇的体积比为25:75~100:0;所述浸渍时间为30min-3h;
步骤S2中,所述吡咯单体溶液与FeCl3·6H2O的水溶液的体积比为1:1,反应时间为2-5h;所述FeCl3·6H2O的水溶液的配制方法为:将FeCl3·6H2O搅拌溶解于二次蒸馏水中,即得;
所述FeCl3·6H2O与二次蒸馏水的质量体积比为5-10g:100m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机制耐盐海水淡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选自铝箔、铜箔、聚乙烯膜、聚四氟乙烯膜的任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机制耐盐海水淡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层的由醋酸纤维素、硝酸纤维素、混合纤维素、棉纤维、麻纤维、木纤维、丝或毛的任一种材料制备;
所述保温层为聚苯乙烯聚苯泡沫层、聚氨酯层、硅酸铝防火隔热棉板层或二氧化硅气凝胶毡层中的任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机制耐盐海水淡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的热导率低于0.04W·m-1·K-1。
5.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双机制耐盐海水淡化装置在海水淡化处理和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2185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