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体收集导流组件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21550.7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64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戴永阳;吴永杰;朱晓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迪夫格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13/00 | 分类号: | F23J13/00;B01D45/08;B01D5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0237 上海市闵行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体 收集 导流 组件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体收集导流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用于设置在外部烟囱内腔的入口处的导流部,导流部的左右两侧分别用于连接外部烟囱入口处的内腔壁面,并配合外部烟囱的内腔或相邻的导流部形成烟气流通通道;其中,导流部包括前后两侧的第一导流弧面和第二导流弧面,第一导流弧面与第二导流弧面的圆心位于同侧,且第一导流弧面的半径大于第二导流弧面的半径;第一收集部,设于第一导流弧面上,用于收集烟气中沿第一导流弧面下方往上或往下流动的液体;第二收集部,设于导流部的顶端,用于对烟气中的液体进行拦截和收集。使得烟气由烟道进入烟囱后流向转变更为缓慢,烟气流场更为均匀,并提供了安装收集部的空间,以实现液体收集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烟囱和烟道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体收集导流组件及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300MW以上的火电机组超过90%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技术。无GGH湿法脱硫系统吸收塔出口净烟气温度约50℃,处于含湿量很高的饱和状态。烟气排出吸收塔后含有一定的夹带液,同时在流经湿烟道及湿烟囱的过程中,会通过传热冷凝和绝热膨胀析出大量的冷凝液,这些液体如果不进行有效的收集捕捉,会被携带出烟囱造成烟囱雨现象。目前常规的湿烟囱结构大都没有考虑到湿烟气的环境,也不具备冷凝液收集和排放的功能。
同时,常规的烟囱设计一般不设置导流装置,使得烟囱入口的流场十分复杂,产生大量的紊流区域,并增加了系统的压损和运行能耗;另一方面,烟气夹带液及烟囱入口区域的冷凝液很容易被烟气二次夹带排出烟囱,从而加重烟囱雨现象。常规的烟风管道可能会设计导流装置,现有技术中,专利CN201821808074提供了一种烟道导流板,在吸收塔入口烟道、出口烟道分别等距布置了多个弧形的薄板,其在设计时没有考虑到湿烟气的环境及收集液体,同时由于导流板上会附着一定的冷凝液,容易被烟气二次夹带排出烟囱,从而加重烟囱雨现象。
因此如何研发一种具有液体收集功能的导流装置,在优化流场、降低系统压损和运行能耗的同时,有效收集冷凝液,具备环保以及经济效益,是一个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液体收集导流组件及装置,以解决湿法脱硫系统冷凝液污染环境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液体收集导流组件,包括:
至少一个用于设置在外部烟囱内腔的入口处的导流部,导流部的左右两侧分别用于连接外部烟囱入口处的内腔壁面,并配合外部烟囱的内腔或相邻的导流部形成烟气流通通道;
其中,导流部包括前后两侧的第一导流弧面和第二导流弧面,第一导流弧面与第二导流弧面的圆心位于同侧,且第一导流弧面的半径大于第二导流弧面的半径;
第一收集部,设于第一导流弧面上,用于收集烟气中沿第一导流弧面下方往上流动的液体和沿第一导流弧面上方往下流动的液体;
第二收集部,设于导流部的顶端,用于对烟气中的液体进行拦截和收集。
其中,导流部包括第一弧形件、第二弧形件、第一竖向板和第二竖向板;
第一弧形件的底端与第二弧形件的底端相连,且第一弧形件的两侧和第二弧形件的两侧均用于连接外部烟囱入口处的内腔壁面;第一弧形件的内弧面为第一导流弧面,第二弧形件的外弧面为第二导流弧面;
第一竖向板与第一弧形件的顶端相连,用于形成第一导流弧面的竖向延伸;第二竖向板与第二弧形件的顶端相连,用于形成第二导流弧面的竖向延伸;
第二收集部设于第二竖向板的顶端。
具体地,第二收集部包括集水件、挡水件和疏水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迪夫格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迪夫格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215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