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力设备RFID码识别无人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621322.X | 申请日: | 2020-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46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玉;贾伯岩;马天祥;景皓;张姿姿;段昕;贾静然;李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北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4C1/36 | 分类号: | B64C1/36;B64D47/00;B64C39/02;G06K7/10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柳萌 |
| 地址: | 05002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设备 rfid 识别 无人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力设备RFID码识别无人机,属于电力设备识别领域。电力设备RFID码识别无人机,包括无人机主体、两个识别天线和控制机构。两个识别天线分设于所述无人机主体的两侧面,每个所述识别天线的上端与所述无人机主体铰接,下端远离所述无人机主体,以使所述识别天线的识别面朝向斜上方。控制机构连接于两个所述识别天线之间,用于驱动两个所述识别天线远离所述无人机主体展开、或者靠近两个所述无人机主体收合。电力设备RFID码识别无人机升至架空设备的高度,通过控制机构展开两侧的识别天线,使识别天线的识别面朝向架空设备上的RFID电子标签,能够快速、准确的识别架空电力设备的RFID电子标签。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设备识别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电力设备RFID码识别无人机。
背景技术
RFID(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电子标签应用在户外架空的电力设备上,作为设备的电子铭牌,实现电力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现在识别RFID电子标签的设备一般是手持或者固定安装的地面设备,其天线跟随设备在手持或固定设备上安装,由于RFID电子标签的读取距离有限,现在的识别设备容易出现天线的识别距离不够,导致无法识别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设备RFID码识别无人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统识别设备,因天线识别距离不够,导致架空电力设备的RFID电子标签识别困难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力设备RFID码识别无人机,包括:
无人机主体;
两个识别天线,分设于所述无人机主体的两侧面,每个所述识别天线的上端与所述无人机主体铰接,下端远离所述无人机主体,以使所述识别天线的识别面朝向斜上方;以及
控制机构,连接于两个所述识别天线之间,用于驱动两个所述识别天线远离所述无人机主体展开、或者靠近两个所述无人机主体收合。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控制机构包括:
弹性组件,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识别天线连接,以将两个所述识别天线相向牵拉至收合;以及
伸缩组件,支撑在两个所述识别天线之间,用于推动两个所述识别天线展开。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弹性组件包括:
第一连接杆,一端与所述识别天线连接,另一端为第一限位端;
第二连接杆,一端与另一所述识别天线连接,另一端为第二限位端;所述第二限位端与所述第一限位端相对;
套管,套设于所述第一限位端与所述第二限位端上;
第一弹性件,设于所述套管内,用于将所述第一限位端向所述第二限位端推动;以及
第二弹性件,设于所述套管内,用于将所述第二限位端向所述第一限位端推动。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套管内设有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端的端头滑动穿过所述第一限位板并设有第一限位帽;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套设于所述第一限位端上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一限位帽之间,且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一限位帽抵接。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套管内设有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端的端头滑动穿过所述第二限位板并设有第二限位帽;所述第二弹性件为套设于所述第二限位端上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位于所述第二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帽之间,且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帽抵接。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无人机主体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有竖直的限位滑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北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北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213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厌氧培养基制备反应釜
- 下一篇:一种超声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方法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