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FPGA+ARM的双卡冗余诊断及切换的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21302.2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906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黄巧莉;梁成华;胡义武;刘志凯;王冬;梁嘉琳;赵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核控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张雅丁 |
地址: | 10240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fpga arm 冗余 诊断 切换 设计 方法 | ||
1.一种基于FPGA+ARM的双卡冗余的诊断及切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模块上电后直接进入“冗余备卡-初态”状态;
步骤二、在“冗余备卡-初态”状态,根据诊断结果进行状态切换:
(1)当诊断结果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进入“冗余主卡-初态”状态:
a)上电时间达到初态诊断时间T1;
b)板卡地址末位为1;
c)端子冗余诊断无主卡;
d)背板冗余诊断无卡或有备卡;
(2)否则,保持在“冗余备卡-初态”状态,直到上电时间达到初态诊断时间T2后进入“冗余备卡”状态;
步骤三、
在“冗余主卡-初态”状态时,等待上电时间达到初态诊断时间T2后进入“冗余主卡”状态;
在“冗余备卡”状态时,根据诊断结果进行状态切换:
(1)当诊断结果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保持在“冗余备卡”状态:
a)ARM运行正常;
b)通道工作正常;
c)满足以下两种情况之一:端子冗余诊断有主卡,端子冗余诊断无主卡且背板冗余诊断为有准主卡;
d)总线通信正常;
(2)当诊断结果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进入“冗余主卡”状态:
a)ARM运行正常;
b)通道工作正常;
c)端子冗余诊断无主卡且背板冗余诊断为有备卡;
d)总线通信正常;
(3)当诊断结果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进入“单卡主卡”状态:
a)ARM运行正常;
b)通道工作正常;
c)端子冗余诊断无主卡且背板冗余诊断为无卡;
d)总线通信正常;
(4)当诊断结果满足以下任一条件时进入“故障备卡”状态:
a)ARM运行故障;
b)通道工作故障;
c)总线通信故障;
步骤四、在“冗余主卡”状态时,根据诊断结果进行状态切换:
(1)当诊断结果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保持在“冗余主卡”状态:
a)ARM运行正常;
b)通道工作正常;
c)端子冗余诊断无主卡;
d)背板冗余诊断为有备卡;
e)总线通信正常;
(2)当诊断结果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进入“冗余备卡”状态:
a)ARM运行正常;
b)通道工作正常;
c)满足以下两种情况之一:端子冗余诊断有主卡、端子冗余诊断无主卡且背板冗余诊断为有主卡或有准主卡;
d)总线通信正常;
(3)当诊断结果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进入“单卡主卡”状态:
a)ARM运行正常;
b)通道工作正常;
c)端子冗余诊断无主卡;
d)背板冗余诊断为无卡;
e)总线通信正常;
(4)当诊断结果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进入“故障备卡”状态:
a)ARM运行故障,或,通道工作故障,或,总线通信故障;
b)端子冗余诊断无主卡;
c)背板冗余诊断为有备卡或有准主卡;
d)备卡在线时间达到备卡可用时间T3;
步骤五、在“单卡主卡”状态时,根据诊断结果进行状态切换:
(1)当诊断结果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保持在“单卡主卡”状态:
a)ARM运行正常;
b)通道工作正常;
c)端子冗余诊断无主卡;
d)背板冗余诊断为无卡;
e)总线通信正常;
(2)当诊断结果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进入“冗余主卡”状态:
a)ARM运行正常;
b)通道工作正常;
c)端子冗余诊断无主卡;
d)背板冗余诊断为有备卡;
e)总线通信正常;
(3)当诊断结果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进入“冗余备卡”状态:
a)ARM运行正常;
b)通道工作正常;
c)端子冗余诊断有主卡,或,端子冗余诊断无主卡且背板冗余诊断为有主卡或准主卡;
d)总线通信正常;
(4)当诊断结果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进入“故障备卡”状态:
a)ARM运行故障,或,通道工作故障,或,总线通信故障;
b)端子冗余诊断无主卡;
c)背板冗余诊断为有备卡或准主卡;
d)备卡在线时间达到备卡可用时间T3;
步骤六、在“故障备卡”状态,保持当前状态,不再切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核控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核控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2130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