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痛胃肠镜检查用功能位辅助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620711.0 | 申请日: | 2020-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80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 发明(设计)人: | 周庆;侯惠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 |
| 主分类号: | A61B90/00 | 分类号: | A61B90/00;A61B1/273;A61B1/3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6 | 代理人: | 郑黎明 |
| 地址: | 100853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痛 胃肠 检查 用功 辅助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痛胃肠镜检查用功能位辅助器,包括两组移动支架,两组所述移动支架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框,所述支撑框上安装有调节装置,此无痛胃肠镜检查用功能位辅助器,通过支撑框上的调节装置将绷带的调节到合适的位置,再通过绕组装置控制绷带的长度,从而可以将患者的背部包裹住,另外位于患者腿部位置的绷带将患者的靠近膝关节部位进行屈膝,最后通过拉伸装置拉动同侧的两侧绷带,这样便可以实现对患者的左侧卧位、右侧卧位和仰卧位的不同功能体之间的切换,另外,由于两组绷带在全程中处于紧绷的状态,所以患者在处于功能位时,不会出现侧卧屈膝位的身体倒塌移位、仰卧屈膝位双下肢无法支撑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痛胃肠镜检查用功能位辅助器。
背景技术
无痛胃肠镜是指患者在全麻状态接受肠镜检查治疗,此过程中患者无自主意识,可在无痛状态下完成整个检查和治疗过程,且随着检查治疗过程中静脉麻醉药物的代谢衰减患者可能会出现躁动使检查功能位完全无法保持,严重影响肠镜检查的进行,且有些患者因自身肠腔因素需要通过变换体位才能顺利完成检查治疗。无痛胃肠镜检查一般20分钟左右,视检查是否顺利是否需要治疗会有不同检查时间,检查完需要将患者推往复苏室复苏。
然而,由于无痛的全麻醉状态,患者无自主能力,而检查功能位的保持固定常常是保障无痛肠镜检查顺利完成的重要条件。无痛胃镜检查时间相对短且只需左侧卧位,加之常常首先进行胃镜检查,患者一般不会出现躁动,基本都能保持左侧卧位完成,而针对于无痛肠镜,患者需要在整个过程中保持固定体位姿势,且在固定体位检查效果不佳时还需切换体位,具体体位包括左侧卧位、右侧卧位和仰卧位,且都需要屈膝,来保证肠镜检查稳定高效地顺利完成。但是在无痛的麻醉检查过程中,患者又恰恰会因为处于麻醉状态无自主能力以及随着麻醉药物的衰减而出现躁动,功能位无法保持出现侧卧屈膝位的身体倒塌移位、仰卧屈膝位双下肢无法支撑,并且在需要切换检查体位时,完全需要通过医务人员给予患者翻身,并扶持住患者肢体成检查所需的功能体位姿势直至检查结束,导致其体位切换及保持工作费时费力,严重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同时严重影响肠镜检查的顺利进行,给稳定高效的肠镜检查带来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无痛胃肠镜检查用功能位辅助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痛胃肠镜检查用功能位辅助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痛胃肠镜检查用功能位辅助器,包括两组移动支架,两组所述移动支架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框,所述支撑框上安装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的底部两侧位置设置有绕组装置,且两组绕组装置之间设置有绷带,两组所述绷带分别位于患者的背部和靠近膝关节部位上;
所述支撑框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用来拉动所述绷带的拉伸装置,两组所述支撑框同侧的所述拉伸装置可同步拉动所述绷带,通过拉动同侧的两组所述绷带带动患者实现体位切换;
放置在患者靠近膝关节位置上的绷带底部设置有距离传感器,通过所述距离传感器检测检测所述绷带的上升距离,通过所述绷带的上升可实现对患者膝关节进行屈膝。
优选的,两组所述绷带的中部分别设置有宽垫片和窄垫片,所述宽垫片位于患者的背部,所述窄垫片位于患者的靠近膝关节部位上。
优选的,所述支撑框的顶部开设有方形通孔,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支撑框顶部两侧的第一轴承座,两组所述第一轴承座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的中部固定有驱动所述第一丝杆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框的顶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两侧的第一丝杆开设的螺纹方向相反,且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一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动块的底部与所述绕组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绕组装置的两侧分别固定有滑套;
所述绕组装置的两侧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方形通孔的两侧孔壁上,且所述滑套滑动套接在所述限位杆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207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学防伪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模式、高性能的旋翼无人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