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冷库直接膨胀供液制冷系统的并联机组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620282.7 | 申请日: | 2020-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87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 发明(设计)人: | 靳新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D13/00 | 分类号: | F25D13/00;F25D19/04;F25D29/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9 | 代理人: | 梁斌 |
| 地址: | 310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冷库 直接 膨胀 制冷系统 并联 机组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冷库直接膨胀供液制冷系统的并联机组及其工作方法,使直接膨胀供液制冷系统适用于蒸发器安装位置较高、供液高度超过12.0m的冷库或高架库,从而减少制冷系统复杂性、机房面积和制冷剂充注量,提高运营效率,减少投资。从蒸发器流出的制冷剂气体经过制冷压缩机后排至油分离器;油分离器分离出润滑油,把制冷剂气体输送至冷凝器,润滑油进入油分配器,然后再进入制冷压缩机;由冷凝器流出的制冷剂液体进入高压贮液器;从高压贮液器流出的制冷剂液体一路进入过冷器壳体内,降温降压至工况所需压力和温度,一路进入过冷器盘管内,降温后进入蒸发器;过冷器壳体内的制冷剂液体变成饱和制冷剂气体,然后进入制冷压缩机的回气集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冷库直接膨胀供液制冷系统的并联机组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人们消费观念增强和国家政策的影响下,大量的冷冻、冷藏储存型冷库和冷链物流型冷库应运而生。为了保证冷库规模,减少土地投资,在遵循《冷库设计规范》的前提下,很多单位提出或建起了接近24.0m的双层冷库或高架库。
在常规的制冷系统设计中,当供液高度超过12.0m时,为防止蒸发器节流阀前的制冷剂液体由于压力降低而汽化,一般采用液泵供液的制冷系统,而不采用直接膨胀供液制冷系统。液泵供液制冷系统相对于直接膨胀供液制冷系统,增加了设备数量、机房面积、初步投资和制冷剂充注量,增大了设备故障率和维修费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用于冷库直接膨胀供液制冷系统的并联机组及其工作方法,使直接膨胀供液制冷系统适用于蒸发器安装位置较高、供液高度超过12.0m的冷库或高架库,从而减少制冷系统的复杂性、机房面积和制冷剂的充注量,提高运营效率,减少投资。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冷库直接膨胀供液制冷系统的并联机组,包括制冷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油分离器、高压贮液器、过冷器、干燥过滤器、电子膨胀阀、气体过滤器和电磁恒压主阀;制冷压缩机的排气端与油分离器的进气端连接;高压贮液器的出液端分成两路,分别通过管道与过冷器的壳体进液端和盘管进液端连接;过冷器的壳体出气端与制冷压缩机的回气集管连接;干燥过滤器和电子膨胀阀安装在高压贮液器出液端与过冷器壳体进液端连接的管道上;气体过滤器和电磁恒压主阀安装在过冷器壳体出气端与制冷压缩机回气集管连接的管道上。
本发明还包括第一回气截止阀和第二回气截止阀,第一回气截止阀、气体过滤器、电磁恒压主阀、第二回气截止阀依次安装在过冷器出气端与制冷压缩机回气集管连接的管道上。
本发明还包括电磁阀和供液截止阀,干燥过滤器、电磁阀、电子膨胀阀、供液截止阀依次安装在高压贮液器出液端与过冷器壳体进液端连接的管道上。
本发明所述的制冷压缩机为两台,并联设置。
一种用于冷库直接膨胀供液制冷系统的并联机组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制冷压缩机的进气端与直接膨胀供液制冷系统的蒸发器的出气端连接,油分离器的气体输出端与直接膨胀供液制冷系统的冷凝器的输入端连接,油分离器的油路输出端与直接膨胀供液制冷系统的油分配器连接,高压贮液器的进液端与冷凝器的输出端连接,过冷器的盘管出液端与直接膨胀供液制冷系统的蒸发器的进液端连接;
从蒸发器流出的制冷剂气体,经过制冷压缩机升温、升压后排至油分离器;油分离器分离出制冷剂气体中的润滑油,把制冷剂气体输送至冷凝器,分离出的润滑油进入油分配器,然后再进入制冷压缩机;由冷凝器流出的制冷剂液体进入高压贮液器;从高压贮液器流出的制冷剂液体分为两路,一路进入过冷器的壳体内,一路进入过冷器的盘管内,进入过冷器壳体内的制冷剂液体,通过电子膨胀阀的作用,降温降压至工况所需的压力和温度,进入过冷器的盘管内的制冷剂液体,由于与过冷器壳体内制冷剂液体存在温差,放出热量,降温后进入蒸发器;过冷器壳体内的制冷剂液体吸收盘管内制冷剂液体的热量后,沸腾汽化,变成饱和制冷剂气体,然后进入制冷压缩机的回气集管,完成一个制冷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202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