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氯含量R晶种的利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619320.7 | 申请日: | 2020-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53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立;张玉荣;张坤;肖莎莎;许菲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佰利联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1G23/053 | 分类号: | C01G23/05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动力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75 | 代理人: | 张盼 |
| 地址: | 45415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量 利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氯含量R晶种的利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取高氯含量R晶种与硫酸法一洗偏钛酸料浆混合,然后进行压滤水洗,滤饼打浆得到R晶种料浆;S2.取硫酸法一洗偏钛酸料浆,和浓硫酸、Ti3+以及步骤S1得到的所述R晶种料浆,升温进行漂白反应;S3.将漂白后的物料经过压滤、二次水洗,得到二洗偏钛酸。本发明将R晶种与一定量的一洗偏钛酸进行混合,利用一洗偏钛酸粘度小、易水洗的特性,有效降低了体系的粘度,再压滤、水洗降低R晶种中Cl‑含量,降氯后的R晶种不影响活性可以直接用于偏钛酸的漂白、煅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钛白粉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高氯含量R晶种的利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TiO2的生产工艺主要有硫酸法和氯化法两种。硫酸法钛白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原矿酸解、水解、一次水洗、漂白、二次水洗、盐处理、煅烧等步骤,其中酸解过程是采用浓硫酸将钛矿制得硫酸氧钛溶液,水解过程是将硫酸氧钛溶液水解成不溶于水的水合二氧化钛沉淀物,或称偏钛酸,水解后的水合二氧化钛沉淀物含有大量硫酸、铁及可溶性杂质离子,必须进行水洗、漂白将其除去,一次水洗过程即是采用水将亚铁为代表的水溶性杂质除去,得到一次水洗偏钛酸滤饼(简称一洗偏钛酸滤饼),随着水洗的进行,料浆的酸度降低,一部分铁变为氢氧化铁沉淀,一次水洗无法去除,因此需要经过漂白工序,用酸将沉淀溶解,同时利用还原剂将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经过二次水洗除去,再经过盐处理、煅烧等步骤得到成品二氧化钛。
水解产生的偏钛酸需要在很高温度下才能转变为金红石型二氧化钛,但是直接高温煅烧会造成粒子烧结,造成产品晶格缺陷过多,晶粒过大且很硬,影响产品的分散性和颜料性能,因此在煅烧前加入R晶种可以促进偏钛酸在较低温度下进行金红石型转化,同时使二氧化钛粒子外形圆滑,颜料性能优越,利于粉碎。因此漂白过程中除了使用大量的酸、还原剂以外,还通常加入一定量的R晶种。
R晶种一般通过碱煮、碱洗、调酸和胶溶四步骤制备得到,其中碱煮是将二洗偏钛酸与一定量的NaOH混合加热至100~110℃反应两小时,破坏偏钛酸中的锐钛晶体结构,形成正钛酸钠(H2TiO3+4NaOH=Na4TiO4+3H2O),通过碱洗过程洗去其中过多的碱和硫酸根,减少后期胶溶过程中的HCl消耗。接着将碱洗后的滤饼打浆,用HCl调整料浆的pH值至3左右,将正钛酸钠转变为正钛酸(Na4TiO4+4HCl=H4TiO4+4NaCl),再加入一定量的HCl与正钛酸反应生成氯氧化钛(TiOCl2)(H4TiO4+2HCl=TiOCl2+3H2O),氯氧化钛在煮沸过程中水解生成金红石型二氧化钛胶体(TiOCl2+nH2O=TiO2·(n+1)H2O+HCl),即煅烧晶种。
硫酸法由于工艺成熟,设备简单,对原料的要求不高而被广泛采用,但是其工艺流程长,操作复杂且产生的三废较多,在R晶种制备过程中因使用大量的HCl进行胶溶而使得制备的R晶种含有大量的Cl-(24~29g/L),在后期水洗过程中这部分Cl-随水洗水进入废水系统,给水处理带来较大压力,同时因为体系为酸性环境,系统中较多的Cl-对设备也有一定的腐蚀性。
因为R晶种本身比较粘稠,采用普通的水洗压滤的方式会产生压滤困难的情况,并不能很好地洗去Cl-;同理采用膜过滤方式分离R晶种和水也比较困难,在高酸浓的条件下没有合适的膜用来高效过滤Cl-。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高氯含量R晶种的利用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佰利联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河南佰利联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193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