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前路多向自锁钛板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18748.X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79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寸新华;高国强;肖海军;吴楠;黄锡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富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寸新华 |
主分类号: | A61B17/70 | 分类号: | A61B17/70;A61B17/8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赵万凯 |
地址: | 1012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前路 多向 锁钛板 系统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前路多向自锁钛板系统,涉及医疗器械的领域,包括钛板本体,所述钛板本体呈三角形与无血管区形状匹配,所述钛板本体两端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中安装有万向螺钉。本申请具有可以满足腰骶段脊椎结核病情需要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前路多向自锁钛板系统。
背景技术
脊柱腰骶段具有复杂的解剖结构及特殊的生物力学特性,结核可导致该部位椎体骨质破坏、塌陷并伴有椎旁脓肿,其治疗难度较大,大多数患者需要手术治疗病灶清除并重建脊柱的稳定性。长期以来,前后路联合的手术方式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的创伤,一期前路手术因其创伤小而被越来越多的外科医生所关注并推崇。
腰骶段前方有大血管覆盖,两侧交叉的髂血管和骶岬共同构成一个三角形的“无血管区”,该区域无大血管及神经干走行,被公认为是腰骶段前路手术的安全操作区域。结核炎症可引起髂血管与周围组织粘连,增加了术中游离、牵移血管的难度,在该“无血管区”内进行操作和安置内置物可降低血管损坏的风险。加之髂血管受骶前冷脓肿推移的影响,从而在矢状面上于髂血管后壁和椎体前缘之间形成一个间隙,该间隙在病灶清除术后为内置物提供一定的空间,同时其前方有残留的脓肿壁与髂血管分隔,可避免髂血管搏动与内固定摩擦导致的迟发性血管损伤风险。
而目前现有的内置固定装置均是针对终板完整的脊柱退变患者,并不适用于终板不规则破坏的结核患者。
发明内容
为了满足腰骶段脊椎结核病情的需要,本申请提供一种前路多向自锁钛板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前路多向自锁钛板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前路多向自锁钛板系统,包括钛板本体,所述钛板本体呈三角形与无血管区形状匹配,所述钛板本体两端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中安装有万向螺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钛板本体三角形的设置使得与人体无血管区形状相匹配,万向螺钉的设置使得可以调整万向螺钉的角度,选择骨质破坏较少的区域进钉。
可选的,所述万向螺钉包括螺钉头和固接在所述螺钉头一端的螺杆,所述螺钉头外壁上加工有外螺纹,所述安装孔内壁上加工有与所述螺钉头配合的内螺纹,所述安装孔内开设有错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错位槽的设置使得当螺杆倾斜着打入时,螺钉头可以与安装孔内壁的内螺纹配合,从而固定住螺钉头和钛板本体的位置。
可选的,所述螺杆远离所述螺钉头的一端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开设至所述螺杆侧壁,所述缺口沿所述螺杆的圆周等间距分布,相邻两缺口之间形成切割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螺杆旋拧进腰椎或骶骨中时,多个切割部将同时与腰椎或骶骨接触,增加螺杆与腰椎或骶骨的接触面积,旋拧更加顺畅。
可选的,所述螺钉头上的外螺纹为锥螺纹,所述安装孔内的内螺纹为锥螺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螺钉头与钛板本体的配合更加稳定。
可选的,所述安装孔为锥形口,所述螺钉头整体呈球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螺杆穿过安装孔并将螺钉头旋拧在安装孔中时,随着螺杆旋入越多,螺纹头和钛板本体固定的越牢固。
可选的,所述安装孔设置有六个,所述万向螺钉设置有六个,六个所述万向螺钉与六个所述安装孔一一对应,三个所述安装孔为一组分别位于所述钛板本体顶角和底边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将钛板本体两端牢牢的固定在腰椎和骶骨上,固定更加牢固。
可选的,所述钛板本体顶角处的三个安装孔呈三角形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安装后的钛板本体稳定性更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富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寸新华,未经北京市富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寸新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187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