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树结构的多样化变体生成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617134.X | 申请日: | 2020-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29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超;庞建民;卫今;张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21/12 | 分类号: | G06F21/12;G06F8/41;G06N20/20 |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周艳巧 |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结构 多样化 变体 生成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树结构的多样化变体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内容:
利用多样化编译手段对软件源码进行编译,获取对外表现出不同表现形式的可执行变体;
基于树结构对多样化可执行变体建模,树结构中节点表示变体,树的边表示节点之间距离,边的权重表示边所连接两个变体之间的差异性,其中,节点之间的差异用两个节点之间唯一路径的权重之和进行计算;
对树结构模型进行求解,选取并生成差异性最大的变体组合;
利用遍历算法对树结构模型进行求解,寻找出树结构所有多样化变体组合中差异性最大的变体组合;遍历算法求解中,首先获取树结构中任意两个节点之间的距离,对于所有多样化变体组合的树节点通过寻找满足用户所需变体个数的节点距离的最大组合来获取差异性最大的变体组合;或,利用DQN算法通过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对树结构模型进行求解,利用不同变体组合所得到的奖励值来选择差异性最大的变体组合;利用DQN算法求解中,设定对应节点组合的状态参数、选取不同节点组合时对应行为参数及采取不同行为时的奖励值参数,利用损失函数Li(θi)=(reward+γmaxa′Q(s′,a′;θi-1)-Q(s,a;θ))2优化求解来获取最优变体组合,其中,γ为折现系数,reward表示奖励值参数,maxa′Q(s′,a′;θi-1)表示下一个状态s′得到的最优解,Q(s,a;θ)表示输入参数为θ、状态为s、行为为a的Q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树结构的多样化变体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多样化编译手段包含但不限于:用于对软件进行编译以获取可执行变体的不透明谓词插入、变量分割/合并、数据流展平、指令替换、垃圾代码注入及虚拟化混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树结构的多样化变体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树结构中,根节点表示未使用混淆编译获取的可执行变体,其他节点表示使用单一混淆编译或混合混淆编译获取的可执行变体。
4.一种基于树结构的多样化变体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编译模块、建模模块和生成模块,其中,
编译模块,用于利用多样化编译手段对软件源码进行编译,获取对外表现出不同表现形式的可执行变体;
建模模块,用于基于树结构对多样化可执行变体建模,树结构中节点表示变体,树的边表示节点之间距离,边的权重表示边所连接两个变体之间的差异性,其中,节点之间的差异用两个节点之间唯一路径的权重之和进行计算;
生成模块,用于对树结构模型进行求解,选取并生成差异性最大的变体组合;
利用遍历算法对树结构模型进行求解,寻找出树结构所有多样化变体组合中差异性最大的变体组合;遍历算法求解中,首先获取树结构中任意两个节点之间的距离,对于所有多样化变体组合的树节点通过寻找满足用户所需变体个数的节点距离的最大组合来获取差异性最大的变体组合;或,利用DQN算法通过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对树结构模型进行求解,利用不同变体组合所得到的奖励值来选择差异性最大的变体组合;利用DQN算法求解中,设定对应节点组合的状态参数、选取不同节点组合时对应行为参数及采取不同行为时的奖励值参数,利用损失函数Li(θi)=(reward+γmaxa′Q(s′,a′;θi-1)-Q(s,a;θ))2优化求解来获取最优变体组合,其中,γ为折现系数,reward表示奖励值参数,maxa′Q(s′,a′;θi-1)表示下一个状态s′得到的最优解,Q(s,a;θ)表示输入参数为θ、状态为s、行为为a的Q值。
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6.一种计算机设备,包含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能够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机器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机器可执行指令以执行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1713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薄膜预应力加载和辐照试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工程车辆非等距悬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