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液或液液混合超微气泡发生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15498.4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40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赵卓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筑鸿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5/00 | 分类号: | B01F5/00;B01F5/06;B01F3/04;B01F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张晓冬 |
地址: | 315042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气泡 发生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气泡发生领域,尤其为一种气液或液液混合超微气泡发生装置,包括:腔体,包括内流腔,用于加速、混合及切割液体Ⅰ和气体或液体Ⅱ,并形成气液混合体;导流口,用于腔体内输入液体Ⅰ;气液进口,用于腔体内输入气体或液体Ⅱ;螺旋轨道,置于腔体内即内流腔内,用于对液体Ⅰ和气体或液体Ⅱ旋绕加速;喷口,位于所述腔体的中央,用于喷射气液。本发明,可以实现气液或液液混合,即两种密度不同的流体进行混合,通过旋绕轨道,可以增加气液混合的接触时间和接触面积,气液可以进行多次旋绕充分接触,提高气液混合效率,减少能量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泡发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气液或液液混合超微气泡发 生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各地区出现了水环境严重污染,水资源严重短缺等几大社 会问题,国家和政府也高度重视水问题,广大人民对用水安全意识也日益提 高,人民对能用上安全的生活用水的渴望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超微气泡或液泡在实际生产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超微气泡可用 于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比如果蔬清洗,水产养殖,农作物增产,污水净化, 健康饮料,医疗等,超微液泡可让在不同密度的溶液充分混合,使用在工业, 医疗,以及新能源等领域。但是,现有超微气泡发生装置制造出来的超微气 泡浓度过低,超微气泡数量过少,不易长时间保存,而且,现有超微气泡发 生装置因为功率高,能耗大,设备庞大笨重,适用范围小,难以在日常生活 领域进行广泛应用,不能满足多用途的实际需要。
针对上述不足,申请人于2018年11月23日,提出了一种旋绕式超微气 泡发生装置(申请公布号CN109316990A)的技术方案(以下简称“该方案”), 该方案通过机械切割产生超微气泡,解决了传统气泡发生装置体积大、功率 大,能耗高,效率低的难题,极大的拓展了超微气泡产生装置的应用范围。 但是该方案依然存在不足是:内流腔外置,无法进一步压缩整个装置体积, 其直径大于负压腔,导致由负压腔进入到内流腔的能量损失较大;液体(或 气体)在由负压腔到内流腔、以及被搅拌成混合液的过程中,旋绕加速的整 体圈数依然不高,这样气液混合效率以及切割搅拌效率将有待提高。鉴于此, 申请人再次提出一种气液或液液混合超微气泡发生装置,以解决该方案的不 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液或液液混合超微气泡发生装置,以解决 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液或液液混合超微气泡发生装置,包括:
腔体,包括内流腔,用于加速、混合及切割液体Ⅰ和气体或液体Ⅱ,并形 成气液;
导流口,用于腔体内输入液体Ⅰ;
气液进口,用于腔体内输入气体或液体Ⅱ;
螺旋轨道,置于腔体内即内流腔内,用于对液体Ⅰ和气体或液体Ⅱ旋绕加 速(增加接触面积延长接触时间);
喷口,位于所述腔体的中央,用于喷射气液。
进一步的,所述腔体内置一内流腔,并通过该内流腔的内流腔壁与腔体 之间形成外流腔;
所述导流口,用于向外流腔内输入液体Ⅰ;
所述气液进口,用于向内流腔内输入气体或液体Ⅱ;
所述液体Ⅰ在进入外流腔内进行一次旋绕加速,然后进入到内流腔内后, 继续二次加速产生负压,将气液进口进入的气体或液体Ⅱ吸入并充分混合、切 割,形成气液。
进一步的,所述内流腔壁上有多组小孔,该小孔是沿着内流腔切线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小孔有多个纵向列,靠近在喷口的内流腔壁上,每个纵 向列小孔的数量为多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筑鸿纳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筑鸿纳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154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