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持式呼出气采样器自充电维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615206.7 | 申请日: | 2020-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734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 发明(设计)人: | 李杭;王东鉴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步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0/00 | 分类号: | A61B10/00;H02J7/00 |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徐华燊;李洪福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坑梓街道秀新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持 呼出 采样 充电 维护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手持式呼出气采样器自充电维护装置。本发明包括底座和设置于底座中的充电机构、清洁机构和控制机构,充电机构用于为手持式呼出气采样器充电,清洁机构用于为手持式呼出气采样器内部呼气管路进行清洁处理,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清洁机构的运行状态,清洁机构的输出端伸出于底座的顶端,充电机构的输出端伸出于底座的顶端。本发明在手持式呼出气采样器采样结束后,可以为其快速充电,保证下次采集的可靠性和持续性。在充电过程中,通过清洁机构为手持式呼出气采样器内部呼气管路进行干燥,清除受试者在吹气后的水蒸气残留,防止水蒸气对管壁的腐蚀,同时,有效防止多名测试者呼出气采样过程中的混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呼出气体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持式呼出气采样器自充电维护装置。
背景技术
从人的呼吸角度来看,人吸进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但都不是纯气体。实际吸入的空气,根据个人情况的不同,呼出气都含有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大部分人的呼出气还包括氮气、氧气、惰性气体及其他成分。人体呼吸气体作为身体健康状况的一条反映途径,能反映出一些重要病理症状,故人体呼出气可用于进行呼出气分析在内的各种医学诊断技术。
呼出气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来自上呼吸道的未与血液发生气体交换的“死腔气”,另一部分是与血液发生了气体交换的来自肺泡深处的气体,称为“肺泡气”,约150ml。呼吸气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肺泡气,死腔气会稀释肺泡气中疾病标志物的浓度,也会影响呼吸气分析的有效性。
现有技术采集呼出气的装置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如公告号为CN103487479A的《手持式呼气分析仪》,其将受试者的呼出气体采集至气室,通过气泵将其抽取至采集端,其间设置单向阀保证呼出气体的单一走向;CN204218935U《肺泡呼出气收集器》采用了同样的构思,其通过对呼出气体的一部分量进行存储后开启开关,通过单向阀的控制作用,保证采集到的肺泡气不会返回。现有的呼气分析仪若配套了充电器,会存在充电配套结构复杂、电磁阀过重导致安放不牢固等问题。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手持式呼出气采样器自充电维护装置。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手持式呼出气采样器自充电维护装置,包括底座和设置于底座中的充电机构、清洁机构和控制机构,所述充电机构用于为手持式呼出气采样器充电,所述清洁机构用于为手持式呼出气采样器内部呼气管路进行清洁处理,所述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清洁机构的运行状态,所述清洁机构的输出端伸出于底座的顶端,所述充电机构的输出端伸出于底座的顶端。
进一步地,所述清洁机构包括干燥管路,所述干燥管路包括连通大气的输入端和连接手持式呼出气采样器内部呼气管路的输出端,其间设有外部循环气泵。
进一步地,所述干燥管路上还连接有空气净化管。
进一步地,所述外部循环气泵与输入端和/或输出端相连的管路上,设有电磁阀,该电磁阀的输入端还连通有洁净气源。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机构包括充电转接板,充电转接板上面放置一个与呼出气采样器连接的充电转接头,转接头利用机械件与底部连接。同时顶部放置有多个接线柱。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机构与控制器相连,控制器的充电模块包括用于检测手持式呼出气采样器电池两端的电池电压值的电压检测模块、检测电池电流值的电流检测模块,还包括用于根据所述电池电压值控制充电进度的过压保护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池电流值控制充电进度的过流保护模块以及根据负载电压值控制充电进度的浪涌保护模块,所述控制器还连接有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能够将正在充电的充电电池的充电进度供用户查看。
进一步地,所述手持式呼出气采样器内部设有呼气管路,呼气管路的底端设有快速接头公头,干燥管路的输出端设有与其匹配的快速接头母头,所述快速接头公头与快速接头母头完全对接时,气体采集机构部分的气路贯通,快速接头公头与快速接头母头分离时,气体采集机构部分的气路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步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步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152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铜铝复合高强钢丝的金属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过山车控制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