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脸识别方法及其模型训练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614220.5 | 申请日: | 2020-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649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9 |
| 发明(设计)人: | 吕桢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齐感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V40/16 | 分类号: | G06V40/16;G06V10/774;G06V10/82;G06N3/04;G06N3/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锐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6 | 代理人: | 黄海霞 |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识别 方法 及其 模型 训练 | ||
人脸识别方法及其模型训练方法,其中,人脸识别模型训练方法包括:a)获得人脸数据集;b)对人脸数据集进行预处理,得到输入数据;c)将输入数据输入到待训练神经网络中,待训练神经网络对输入数据进行特征提取;d)根据待训练神经网络输出的输出向量来计算网络损失;e)根据网络损失来更新权重值;f)重复执行上述步骤c、步骤d、步骤e,直至网络损失收敛至低于预定的第一目标值;g)将待训练神经网络中小于预设的第一阈值的权重值设置为0;h)重复执行上述步骤c、步骤d、步骤e,直至网络损失收敛至低于预定的第二目标值。本发明能够提高人脸检测的准确率,加快人脸识别的速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人脸识别方法及其模型训练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学信息产业的发展,身份认证技术已经转到了生物特征层面。当前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包括:指纹识别、视网膜识别、步态识别等。与其它识别方法相比,人脸识别由于具有直接、友好、方便等特点,使用者无任何心理障碍,易于为用户所接受,从而广泛应用于诸如刑侦破案、证件验证、视频监控、入口控制等领域。
早期的人脸识别系统采用传统的机器学习的方法,包括几何特征、局部特征分析等方法,但这些方法都存在着识别率不高、抗干扰能力差等缺点,这些对人脸识别系统的应用造成了极大的干扰。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采用训练后的人工神经网络来进行人脸识别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现有技术中用于人脸识别的人工神经网络往往存在着误检率高、检测速度慢等缺陷,阻碍了人工神经网络在人脸识别领域的应用。
由此可见,人脸检测的人工神经网络如何克服上述缺陷,训练出误检率低、检测速度快的人工神经网络,进而提高人脸检测的检测准确率和检测速度,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人脸检测的检测准确率和检测速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人脸识别模型训练方法,包括:
a)获得人脸数据集,所述人脸数据集用于对人脸识别的待训练神经网络进行训练;
b)对人脸数据集进行预处理,得到输入数据;
c)将输入数据输入到待训练神经网络中,待训练神经网络对输入数据进行特征提取;
d)根据待训练神经网络输出的输出向量来计算网络损失,包括采用如下算式来计算待训练神经网络的网络损失:
其中,L表示网络损失,N表示每个批次训练样本的数量,s表示人脸向量映射超球体的半径,yi表示某一类人或某个人,m表示角度裕量,λ表示平衡参数,用于平衡算式中加号前后两部分的权重,xi表示某一类的向量,Cyi表示第yi类样本的深度特征的中心,k表示网络第k层,wi表示第i层所有权重之和;
e)根据网络损失来更新权重值;
f)重复执行上述步骤c、步骤d、步骤e,直至网络损失收敛至低于预定的第一目标值;
g)将待训练神经网络中小于预设的第一阈值的权重值设置为0;
h)重复执行上述步骤c、步骤d、步骤e,直至网络损失收敛至低于预定的第二目标值。
可选的,所述获得人脸数据集包括:采用本地摄像头和OpenCV来获取人脸数据集。
可选的,所述获得人脸数据集包括:从互联网上下载公开的人脸数据集。
可选的,所述获得人脸数据集还包括:对人脸数据集进行数据清理;所述对人脸数据集进行数据清理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齐感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齐感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142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