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多孔电极孔阻抗测量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613932.5 | 申请日: | 2020-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39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 发明(设计)人: | 杨凯;于悦;柳张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389 | 分类号: | G01R31/389;G01R27/02;G01N27/26;G01N2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范坤坤 |
| 地址: | 213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多孔 电极 阻抗 测量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多孔电极孔阻抗测量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基于待测多孔电极构建对称电池;获取电流幅值逐渐增大的多个扰动电流信号;根据多个扰动电流信号对对称电池进行交流阻抗谱测试,得到多组测试数据,测试数据包括测试频率及阻抗数据;对多组测试数据进行数据拟合,确定对称电池的电化学阻抗谱;根据电化学阻抗谱确定对称电池的离子传输阻抗实部值及接触阻抗值;根据离子传输阻抗实部值及接触阻抗值确定待测多孔电极的孔阻抗值。本发明通过对未成膜的对称电极施加电流幅值逐渐增大的扰动电流,快速计算多孔电极的孔阻抗,避免膜阻抗及电化学阻抗对阻抗评测的影响,缩短研发周期及资源投入,提升电池设计参数调整的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阻抗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多孔电极孔阻抗测量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锂离子动力电池能量密度需求日益提高,多孔电极体系的开发研究逐渐增多,其中,多孔电极引起的功率特性劣化成为影响锂离子电池性能的重要参数。
在锂离子电池的研究过程中,需要对多孔电极性能进行评估,随着电极厚度的不断增加,锂离子在颗粒之间的液相传输路径增大且迂曲度增大,导致多孔电极的孔阻抗明显增加,多孔电极的孔阻抗研究对于多孔电极的性能评估尤为重要,多孔电极的阻抗包括接触阻抗、模阻抗、电化学阻抗、锂离子在颗粒内的固相扩散及锂离子在电解液中的液相扩散。
在现有技术中,针对电极的孔阻抗测试和计算方法都需要对全电池进行研究,在电池极片进行成膜处理之后,在扰动频率下进行全电池阻抗的测试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在于,阻抗测试结果较为复杂,无法直观准确地表征出孔阻抗,这样往往会因为测试结果分析误差而导致对孔阻抗的拟合不准确,影响电池研发体系的评测结果,对电池研发体系和电池设计参数调整造成很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多孔电极孔阻抗测量方法,采用对称电池测试孔阻抗,解决了现有的阻抗测试结果复杂、误差较大的问题,直接计算孔阻抗,快速评测电池设计体系性能。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多孔电极孔阻抗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待测多孔电极构建对称电池;获取电流幅值逐渐增大的多个扰动电流信号;根据所述多个扰动电流信号对所述对称电池进行交流阻抗谱测试,得到多组测试数据,所述测试数据包括测试频率及阻抗数据;对所述多组测试数据进行数据拟合,确定所述对称电池的电化学阻抗谱,所述电化学阻抗谱用于表示所述阻抗数据随所述测试频率的变化趋势;根据所述电化学阻抗谱确定所述对称电池的离子传输阻抗实部值及接触阻抗值;根据所述离子传输阻抗实部值及所述接触阻抗值确定所述待测多孔电极的孔阻抗值。
可选地,在根据所述多个扰动电流信号对所述对称电池进行交流阻抗谱测试之时,包括以下步骤:根据预设测试频率范围及所述扰动电流信号建立测试条件数据,所述测试条件数据包括测试频率、扰动电流及扰动电压;根据所述测试条件数据对所述对称电池进行交流阻抗谱测试。
可选地,所述预设测试频率范围包括1Hz至10KHz的频率范围;所述多个扰动电流信号的电流幅值I满足:10微安≤I≤100微安。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电化学阻抗谱确定所述对称电池的离子传输阻抗实部值及接触阻抗值,包括以下步骤:获取预设频率值;将所述预设频率值与所述电化学阻抗谱中的测试频率进行比对,匹配出所述电化学阻抗谱中与所述预设频率值对应的高频段接触阻抗值;将所述高频段接触阻抗值确定为接触阻抗值。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电化学阻抗谱确定所述对称电池的离子传输阻抗实部值及接触阻抗值,还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所述电化学阻抗谱中的低频阻抗谱;将所述低频阻抗谱中最低测试频率对应的阻抗的实部值确定为离子传输阻抗实部值。
可选地,所述基于待测多孔电极构建对称电池,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多个第一预设电极面密度及第一预设电极压实密度;基于所述多个第一预设电极面密度及所述第一预设电极压实密度确定多个第一待测多孔电极对;根据所述第一待测多孔电极对构建多个第一对称电池,所述第一对称电池与所述第一预设电极面密度一一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139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