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脂定量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612069.1 | 申请日: | 2020-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23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 发明(设计)人: | 吴永利;沈国双;王长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精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N37/00 | 分类号: | F16N3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 地址: | 200433 上海市杨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脂 定量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汽车相关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油脂定量装置,包括注脂机构和定量调节机构,注脂机构包括型腔本体、滑动设置于型腔本体内部的活塞组件、与型腔本体连接的液压电控阀、以及固定于型腔本体前端的型腔端盖,活塞将型腔本体的内部分为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型腔端盖上设置有进油口和出油口;定量调节机构包括支架、固定于支架上的驱动机构、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的螺杆、与螺杆螺纹连接的固定套筒、以及滑动设置于固定套筒内的柱塞夹头,固定套筒与型腔本体的后端固定连接;柱塞夹头的前端与活塞杆连接,后端与螺杆抵接。本发明注脂精度高、成本低、体积小,输出稳定,能够满足注脂系统定量高速且注脂范围可控可调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脂定量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零部件装配过程中有很多地方需要加油脂安装,而且对加油脂量有严格要求。目前市场上注脂方式多种多样,目前存在人工和机械两种方式。人工注脂方式是通过工人使用定量勺每次加注相应量到具体部位,主要使用在机械设备无法覆盖的零部件处。机械注脂方式现在通用的是通过注脂系统采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源或者电动缸为动力源;空气动力源需配备独立的气源装置,其外形体积较大,成本较高,而且提供高压高粘性密封脂的气动增压泵,由于气体的可压缩性其压力输出不稳定;电动缸作为动力源的注脂系统,由于电动缸输出杆或者加长杆的精度限制,会导致注脂精度受限,无法满足注脂系统定量高速且注脂范围可控可调的要求。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所述,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度高、成本低、输出稳定、注脂范围可控可调的油脂定量装置。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油脂定量装置,包括:
注脂机构,包括型腔本体、滑动设置于所述型腔本体内部的活塞组件、与所述型腔本体连接的液压电控阀、以及固定于所述型腔本体前端的型腔端盖,所述活塞组件包括固定连接的活塞和活塞杆,所述活塞将所述型腔本体的内部分为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所述型腔端盖上设置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进油口始终与所述第二型腔连通,所述进油口能通过所述液压电控阀向所述第一型腔内充入油脂,且所述第一型腔内的油脂能通过所述液压电控阀排出所述出油口;
定量调节机构,包括支架、固定于所述支架上的驱动机构、与所述驱动机构传动连接的螺杆、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的固定套筒、以及滑动设置于所述固定套筒内的柱塞夹头,所述驱动机构能驱动所述螺杆转动,以沿所述固定套筒前进或后退,所述固定套筒与所述型腔本体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柱塞夹头的前端与所述活塞杆连接,后端与所述螺杆抵接。
作为一种油脂定量装置的优选方案,还包括出油检测机构,所述出油检测机构包括固定套、端头感应杆、第一压簧和第一位置传感器,所述型腔端盖上贯穿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固定套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固定于所述固定套的一端,所述端头感应杆滑动贯穿于所述固定套,所述端头感应杆上设有凸起,所述第一压簧套设于所述端头感应杆,且所述第一压簧的一端与所述凸起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连接,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端头感应杆的位置。
作为一种油脂定量装置的优选方案,还包括回油检测机构,所述回油检测机构包括回油滑动杆、第二压簧和第二位置传感器,所述回油滑动杆滑动设置于所述螺杆内,所述回油滑动杆的一端与所述柱塞夹头固定连接;所述螺杆内还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二压簧套设于所述回油滑动杆,且所述第二压簧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槽抵接,另一端与所述柱塞夹头抵接,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回油滑动杆的位置。
作为一种油脂定量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柱塞夹头呈锥体状结构,所述螺杆的前端具有多个相互分离的弹性爪,多个所述弹性爪之间形成与所述柱塞夹头形状相适配的锥形槽,当所述柱塞夹头与所述锥形槽相抵紧时,多个所述弹性爪向外张开,并与所述固定套筒的内螺纹相锁死。
作为一种油脂定量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柱塞夹头的外周还设置有凸耳,所述固定套筒的内壁设置有沿其轴向延伸的滑槽,所述凸耳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精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精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120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火山岩型铀矿三维空间定位预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变压器线圈智能绕线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