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交替运行式RV减速器一体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611999.5 | 申请日: | 2020-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70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 发明(设计)人: | 赵韩;胡宁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绿科智能机器人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37/12 | 分类号: | F16H37/12;B25J17/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333 | 代理人: | 徐福敏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高***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替 运行 rv 减速器 一体 装置 | ||
1.一种交替运行式RV减速器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壳;
输入选择件,其设置在所述固定壳上,所述输入选择件包括输入件和选择传动件,所述输入件和所述选择传动件均设置在所述固定壳上;所述选择传动件包括第一选择传动件和第二选择传动件,所述第一选择传动件和所述第二选择传动件均设置在所述固定壳上;
减速件,其设置在所述固定壳上,所述减速件包括第一减速件和第二减速件,所述第一减速件和所述第二减速件均设置在所述固定壳上;所述第一减速件包括RV减速机、第一啮合选择件和第二啮合选择件,所述固定壳内壁上设置有固定支撑板,所述RV减速机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撑板上,所述第一啮合选择件和所述第二啮合选择件均设置在所述RV减速机上;所述第二减速件与所述第一减速件结构相同;
选择输出件,其设置在所述减速件上,所述选择输出件包括第一选择输出件和第二选择输出件,所述第一选择输出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减速件上,所述第二选择输出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减速件上;
其中:所述输入件同时向所述第一选择传动件和所述第二选择传动件输入转速,所述第一减速件与所述第一选择传动件对应,所述第二减速件与所述第二选择传动件对应,所述第一减速件和所述第二减速件的所述第一啮合选择件自动选择是否将所述第一选择传动件和所述第二选择传动件转速传递至相应的所述RV减速机,被传递转速的RV减速机减速后通过所述选择输出件输出转动做功;
第一旋转贯穿孔内嵌装有第一轴承,所述输入件包括输入轴和输入传动齿轮,所述输入轴一端嵌装在所述第一轴承内,所述输入传动齿轮固定设置在所述输入轴另一端上,并且所述输入传动齿轮轴线与所述输入轴轴线重合;所述第一选择传动件包括选择传动轴、选择传动齿轮和第一选择啮合件,所述选择传动轴一端嵌装在一个第二轴承内,所述选择传动轴另一端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滑动槽;所述选择传动齿轮固定套装在所述选择传动轴上,并且所述选择传动齿轮与所述输入传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选择啮合件包括第一滑动啮合板和第一端齿盘,所述第一滑动啮合板圆心处设置有第一滑动贯穿孔,所述第一滑动贯穿孔内固定设置有第一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动啮合板通过所述第一滑动贯穿孔套装在所述选择传动轴上,并且所述第一滑动块嵌装在所述第一滑动槽内;所述第一端齿盘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啮合板一端面上,并且所述第一端齿盘轴线与所述第一滑动啮合板轴线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替运行式RV减速器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壳呈管状,所述固定壳一端面上设置有第一旋转贯穿孔和第二旋转贯穿孔,所述第一旋转贯穿孔位于所述固定壳一端面圆心处,所述第二旋转贯穿孔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旋转贯穿孔对称分布;每一个所述第二旋转贯穿孔内均嵌装有第二轴承;所述固定壳另一端面上设置有第三旋转贯穿孔,所述第三旋转贯穿孔内嵌装有第三轴承;所述固定支撑板上设置有固定贯穿孔,所述固定贯穿孔设置有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替运行式RV减速器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选择传动件与所述第一选择传动件结构完全相同;所述第二选择传动件的所述选择传动轴一端嵌装在另一个所述第二轴承内,所述第二选择传动件的所述选择传动齿轮固定套装在所述选择传动轴上,并且所述第二选择传动件的所述选择传动齿轮亦与所述输入传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选择传动件的所述第一选择啮合件套装在所述选择传动轴另一端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替运行式RV减速器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RV减速机固定嵌装在一个所述固定贯穿孔内;所述第一啮合选择件包括第二选择啮合件和第一选择啮合助推件,所述第二选择啮合件和所述第一选择啮合助推件均设置在所述RV减速机上;所述第二选择啮合件包括第一啮合板和第二端齿盘,所述第一啮合板固定设置在所述RV减速机的输入转轴上,并且所述第一啮合板轴线与所述RV减速机的输入转轴轴线重合;所述第二端齿盘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啮合板上,并且所述第二端齿盘轴线与所述第一啮合板轴线重合,同时所述第二端齿盘能够与所述第一端齿盘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绿科智能机器人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绿科智能机器人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1199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