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羊腿袖的制图和裁剪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11673.2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05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强;相培福;李姝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京学院 |
主分类号: | A41D27/10 | 分类号: | A41D27/10;A41H3/08;D06H7/00;D06H7/10;D06J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戚星 |
地址: | 7101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羊腿 制图 裁剪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羊腿袖的制图和裁剪方法,该方法包含:面袖的制图和裁剪,及袖里和袖托的裁剪;其中,面袖的制图是依托衣片袖窿并根据服装号型进行绘制袖片净样版结构,面袖的裁剪是在袖片净样版结构基础上裁剪,面袖结构包含:袖山结构、袖身结构和袖口结构,袖山结构为凸起的山包形态,袖山结构中设有若干褶裥,用于制作凸起的山包造型,袖身结构为羊腿形;袖里和袖托裁剪是依托面袖进行裁剪,袖里只裁剪袖身和袖口两个部分,袖托只裁剪袖山头部分。本发明的方法根据衣片袖窿尺寸绘制和裁剪袖山,提高了袖窿和袖山的匹配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衣袖制图和裁剪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羊腿袖的制图和裁剪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婚纱礼服的兴起,对于婚纱袖子的造型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婚纱袖子造型比较单一,多数是一般的泡泡袖结构和造型。而羊腿袖造型裁制方法比较少见,在传统的泡泡袖裁制方法中存在着袖山泡势不高、褶量不大、造型邋遢、没有袖托等现象。在制图方法中,传统的泡泡袖多采用袖山切割纸样推展法来完成泡泡袖结构,往往造成制图步骤繁多,袖山弧线不圆顺,褶裥设计数据不清楚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羊腿袖的制图和裁剪方法,根据衣片袖窿尺寸绘制和裁剪袖山,提高了袖窿和袖山的匹配精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羊腿袖的制图和裁剪方法,该方法包含:面袖的制图和裁剪,及袖里和袖托的裁剪;其中,所述面袖的制图是依托衣片袖窿并根据服装号型进行绘制袖片净样版结构,面袖的裁剪是在袖片净样版结构基础上裁剪,面袖结构包含:袖山结构、袖身结构和袖口结构,所述袖山结构为凸起的山包形态,袖山结构中设有若干褶裥,用于制作凸起的山包造型,袖身结构为羊腿形;所述袖里和袖托裁剪是依托所述面袖进行裁剪,袖里只裁剪袖身和袖口两个部分,袖托只裁剪袖山头部分。
所述面袖结构的绘制,包含:
(1)袖身基础轮廓的绘制
前袖窿弧线=0.295×型,后袖窿弧线=0.302×型,前后袖窿弧线在衣片袖窿上绘制;
绘制线段ab,点a为袖山点,点b为袖长点,线段ab=0.375×号;绘制线段ab的垂线段bc,点c为袖偏点,线段bc=0.024×型;绘制线段bc的垂线段cd,线段cd和线段ab分别处于线段bc的两侧,点d为袖尖点,线段cd=0.06×型;从点d向线段cd两侧绘制线段dq和dp,点q为右袖口点,点p为左袖口点,∠cdq=∠cdp=61度(稳定袖口尖角的造型),线段dq=dp=0.121×型,用于袖口斜边线的绘制;从点a向线段ab两侧绘制线段am和ah,点m为右袖宽点,点h为左袖宽点,∠mah=2×∠mab=78度(稳定袖山高度的造型),线段am=ah=0.412×型,用于袖山斜边线的绘制;
用直线段分别连接点a、m、q、d、p、h构成袖身基础轮廓图;
(2)袖山曲度绘制
在袖身基础轮廓上绘制曲度,在线段ah上绘制后袖山上垂点e1,在线段am上绘制前袖山上垂点i1,点e1和i1分别处于线段ah和am的三分之一处,且点e1和i1靠近点a;向袖身基础轮廓外分别绘制线段ah和am的垂线段e1e和i1i,点e为后袖山上曲度点,点i为前袖山上曲度点,前袖山曲度线段i1i=后袖山曲度线段e1e=0.06×型,用于绘制前、后袖山上端凸起的结构;
在线段ah上绘制后袖山下垂点g和前袖斜线交点k,在线段am上绘制前袖山下垂点l和后袖斜线交点f,点g和l分别处于线段ah和am的六分之一处,且点g和l分别靠近点h和m,线段mk=0.12×型,线段hf=0.11×型;向袖身基础轮廓内分别绘制线段ah和am的垂线段gg1和ll1,点g1为后袖山下曲度点,点l1为前袖山下曲度点,线段ll1=gg1=0.017×型,用于绘制前、后袖山下端凹进的结构;
(3)前后袖肘曲度绘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京学院,未经西京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116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零序电流互感器及漏电断路系统
- 下一篇:电子设备的操作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