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深度渗透和多重肿瘤杀伤功能的纳米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11168.8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53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张若;王志刚;杨扬;张亮;冉海涛;李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1/00 | 分类号: | A61K41/00;A61K49/00;A61K49/22;A61P35/00;B82Y5/00;B82Y20/00;B82Y40/00;A61K31/409;A61K38/44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成艳 |
地址: | 400016***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深度 渗透 多重 肿瘤 杀伤 功能 纳米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具有深度渗透和多重肿瘤杀伤功能的纳米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纳米酶包括主体,主体上载有IR780、葡萄糖氧化酶和血卟啉单甲醚。本方案的纳米酶可解决现有技术中超声激活声敏剂靶向性差且不能高效渗透组织的技术问题。本纳米酶具有多重肿瘤杀伤作用:在超声辐照下产生声动力治疗;葡萄糖氧化酶消耗葡萄糖,阻断癌细胞的葡萄糖代谢;IR780通过向肿瘤内部的渗透,增强对肿瘤核心组织的杀伤作用。本方案的纳米酶可用于肿瘤细胞的抑制以及癌症的治疗的医疗实践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具有深度渗透和多重肿瘤杀伤功能的纳米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威胁女性健康最大的疾病。中国乳腺癌发病率增速为全球平均速度的两倍,在全世界排名第一,其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及内分泌治疗等。由于手术具创伤性,不美观,放化疗对正常组织器官毒副作用及对肿瘤细胞有限的特异性及不彻底性。针对传统治疗方式存在的弊端,急需一种对正常组织损伤小,安全无创或微创的新型肿瘤治疗方法。
声动力疗法(SDT)是超声激活声敏剂,产生具有细胞毒性的活性氧(ROS)使肿瘤细胞发生凋亡及坏死的一种非侵入性肿瘤治疗方式。同时,SDT可通过聚焦超声选择性的激活富集在肿瘤部位的声敏剂,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大大降低。肿瘤细胞由于其无限增殖,与正常组织细胞相比需要大量的营养和能量,从而维持它们的生存和生长。但由于声敏剂对肿瘤靶向性差,肿瘤部位的声敏剂含量低,从而导致治疗效率低下,因此寻求一种高靶向性高效的诊疗一体化纳米粒已成为攻克乳腺癌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深度渗透和多重肿瘤杀伤功能的纳米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超声激活声敏剂靶向性差且不能高效渗透组织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深度渗透和多重肿瘤杀伤功能的纳米酶,包括主体,主体上载有IR780、葡萄糖氧化酶和血卟啉单甲醚。
进一步,所述纳米酶的粒径为284nm,电位为-14.7mV。
进一步,所述制备方法为双乳化法。
进一步,一种具有深度渗透和多重肿瘤杀伤功能的纳米酶作为治疗乳腺癌的药物的用途。
有益效果:本纳米酶具有多重肿瘤杀伤作用:在超声辐照下产生声动力治疗;葡萄糖氧化酶消耗葡萄糖,阻断癌细胞的葡萄糖代谢;IR780通过向肿瘤内部的渗透,增强对肿瘤核心组织的杀伤作用。本方案的纳米酶可用于肿瘤细胞的抑制以及癌症的治疗的医疗实践中。
附图说明
图1为实验例1的透射电镜图像。
图2为实验例1的纳米酶的粒径分布图。
图3为实验例1的紫外图谱。
图4为实验例2的GOx活性实验结果。
图5为实验例2的细胞内产生ROS的实验结果。
图6为实验例3的体外光声成像实验结果。
图7为实验例3的体内光声成像实验结果。
图8为实验例4的线粒体靶向实验结果。
图9为实验例4的体外渗透实验结果。
图10为实验例4的体内渗透实验结果。
图11为实验例5的CCK-8实验结果统计图。
图12为实验例5的活死细胞染色实验结果。
图13为实验例6的体内治疗的肿瘤体积变化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医科大学,未经重庆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111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