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多车型共线生产的夹具自动切换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10666.0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499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王磊;黄海;石海波;曹炯森;卿小芳;张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德恒汽车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7/02 | 分类号: | B65G3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智远创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619 | 代理人: | 蔡国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车型 共线 生产 夹具 自动 切换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多车型共线生产的夹具自动切换系统,包括夹具输送装置、夹具顶升装置、夹具翻转输送装置、夹具平台,在夹具输送装置的顶部设有多个用于放置夹具平台的夹具放置区域,各夹具放置区域由夹具输送装置带动左右移动切换位置;夹具顶升装置安装在夹具输送装置的下方且位于前后两个夹具放置区域的底部,各夹具放置区域由夹具顶升装置带动前后移动切换位置;夹具翻转输送装置安装在夹具输送装置的一侧端并且位于其中一个夹具放置区域的底部,夹具翻转输送装置用于输送夹具平台至生产工位或者用于加收生产工位处的夹具平台回收输送至夹具输送装置。本发明能够实现汽车多车型快速切换共线生产、节约新车型开发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多车型共线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多车型共线生产的夹具自动切换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生产规模日益增大,其更新换代也越来越频繁,在市场全球化、市场需求多样化以及缩短生产周期的环境下,使得产品寿命也日趋短暂,由此,汽车产业由传统的单一品种、大批量生产的方式逐渐向多品种、中小批量及“变种变量”的生产方式转变。在短期内规划一条新的生产线满足生产一款新的车型,其不仅生产成本较高,而且生产周期较长,无法应对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有技术一般通过夹具切换系统在一条生产线上切换不同车型所需的夹具,以此满足不同车型的生产需要。
针对汽车生产,目前夹具切换形式多样,但切换安装方式复杂,占用空间较大,调试和维护不方便,在导入新车型生产时,需要耗费大量的安装时间,另外,在每一个夹具库切换的过程中,需要驱动拖车机构,设备占用空间较大且生产成本较高,难以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生产。如何解决上述难题,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多车型共线生产的夹具自动切换系统,其占用空间小,具有三种车型夹具切换,能够实现多车型快速切换共线生产,通过变换夹具,能够实现新车型的导入,满足变种变量的生产方式,节约新车型开发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多车型共线生产的夹具自动切换系统,其包括夹具输送装置、夹具顶升装置、夹具翻转输送装置、夹具平台,在所述夹具输送装置的顶部设有多个用于放置所述夹具平台的夹具放置区域,各所述夹具放置区域由所述夹具输送装置带动左右移动切换位置;所述夹具顶升装置安装在所述夹具输送装置的下方且位于前后两个所述夹具放置区域的底部,各所述夹具放置区域由所述夹具顶升装置带动前后移动切换位置;所述夹具翻转输送装置安装在所述夹具输送装置的一侧端并且位于其中一个夹具放置区域的底部,所述夹具翻转输送装置用于输送所述夹具平台至生产工位,或者,所述夹具翻转输送装置用于将生产工位处的所述夹具平台输送至所述夹具输送装置回收。
优选地,所述夹具放置区域设有五个,其包括设在所述夹具输送装置上端的第一区域、第四区域和第五区域,以及,设在所述夹具输送装置下端并且分别与所述第一区域、第四区域相对应的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所述夹具平台能够在所述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第四区域、第五区域内按预设的顺序移动切换位置;其中,所述夹具输送装置是安装在所述第五区域的下方,所述夹具平台由所述夹具输送装置带动在所述第一区域、第四区域、第五区域之间左右移动切换位置,所述夹具平台由所述夹具输送装置带动在所述第二区域、第三区域之间左右移动切换位置,所述夹具平台由所述夹具顶升装置带动在所述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之间移动切换位置,所述夹具平台由所述夹具顶升装置带动在所述第三区域、第四区域之间移动切换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德恒汽车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德恒汽车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106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