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缠绕管承插口注塑全自动移送架及其工作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610168.6 | 申请日: | 2020-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37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 发明(设计)人: | 刘俊峰;刘文江;万刚;田祥军;曹操;姜繁;张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杰蓝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17 | 分类号: | B29C45/17;B29C45/76;B29C45/14 |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王俊晓 |
| 地址: | 2422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缠绕 插口 注塑 全自动 移送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缠绕管承插口注塑全自动移送架及其工作方法,存料架为框架结构,存料架的纵向两侧从右到左依次设置有气缸二和气缸一,所述气缸一的活塞杆端部连接有挡管块一,所述气缸二的活塞杆端部连接有挡管块二,半成品管材在存料架的运输过程中,通过位置感应器二感应到缺料时气缸一工作,将挡管块一收回低于存料架的平面,半成品管材依靠存料架的平面斜度向下滚动,并紧靠在挡管块二上,当位置感应器二感应到有料时,气缸一复位,驱动将挡管块一复位,挡管块一挡住下一根半成品管材,气缸二工作,将挡管块二收回低于存料架的平面,半成品管材依靠存料架的平面斜度向下滚动到移动工作架上,实现半成品管材在存料架上的自动上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缠绕管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缠绕管承插口注塑全自动移送架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缠绕管是一种替代传统胶管保护用金属护簧的新产品。缠绕管一般采用尼龙材质或聚丙烯材质制成。缠绕管相对应与传统的金属护簧产品具有耐磨性能好,抗老化、抗腐蚀性能强;更能有力的对软管外表面进行防老化和抗磨擦保护。缠绕管相对于胶管护簧产品和其他护套产品具有更优异的便捷和环保节能效果。缠绕管内表面一般为平面,外表面分平面和弧面两种。而塑钢缠绕管是在现有的管材基础上,增加内壁的塑钢层。
现有的缠绕管承插口在加工过程中是通过人工手动上料,由于缠绕管体积大,使人工上料十分不便,费时费力,导致缠绕管上料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缠绕管承插口注塑全自动移送架及其工作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缠绕管承插口注塑全自动移送架,包括存料架,所述存料架为框架结构,所述存料架的顶面为左高右低的倾斜结构,所述存料架的顶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半成品管材,所述存料架的内部纵向两侧设置有连接框架,所述存料架的纵向两侧从右到左依次设置有气缸二和气缸一,所述气缸一的活塞杆端部连接有挡管块一,所述气缸二的活塞杆端部连接有挡管块二,所述挡管块一和挡管块二在存料架上对半成品管材进行限位;
所述存料架倾斜末端固定设置有固定工作架,所述固定工作架的顶面上滑动设置有移动工作架,所述移动工作架的内部纵向两侧固定设置有U型板,所述U型板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气缸四和气缸五,所述气缸四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连接有拖轮一,所述气缸五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连接有拖轮二,所述U型板的内部左侧位置固定设置有气缸三,所述气缸三的活塞杆端部与管材移动辅助块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管材移动辅助块的一端与移动工作架的右侧内壁铰接,所述U型板的内部右侧位置通过电机安装座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固定工作架的表面上沿纵向方向固定设置有固定直齿条,所述驱动齿轮与固定直齿条啮合连接;
所述固定工作架的右侧设置有供成品管材放置的卸料架。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框架的外侧壁与存料架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连接板一和连接板二,所述连接板一的底面上设置有连接块一,所述连接板二的底面上设置有连接块二,所述气缸二的末端铰接在连接块一上,所述挡管块二的中间位置铰接在连接块二上,所述气缸二与挡管块二以连接块二为支点构成杠杆结构,所述挡管块二的顶端穿过存料架设置在存料架的上方,且挡管块二与半成品管材的侧面相抵。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框架的内部并排设置有连接板三和连接板四,所述连接板三的底面上设置有连接块三,所述连接板四的底面上设置有连接块四,所述气缸一的末端铰接在连接块三上,所述挡管块一的中间位置铰接在连接块四上,所述气缸一与挡管块一以连接块四为支点构成杠杆结构,所述挡管块一的顶端穿过连接框架设置在连接框架的上方,且挡管块一与半成品管材的侧面相抵。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挡管块一与挡管块二的结构一致,所述挡管块一的倾斜顶端设置有位置感应器一,所述挡管块二的倾斜顶端设置有位置感应器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杰蓝特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杰蓝特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101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苯乙烯组合物及其应用和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放置置物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