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空壁缠绕管用切割机及其工作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610167.1 | 申请日: | 2020-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33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 发明(设计)人: | 刘俊峰;刘文江;万刚;田祥军;曹操;姜繁;张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杰蓝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6D1/09 | 分类号: | B26D1/09;B26D5/08;B26D7/02;B26D7/26 |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王俊晓 |
| 地址: | 2422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空 缠绕 管用 切割机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空壁缠绕管用切割机及其工作方法,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的固定架设在机架上,所述机箱沿水平方向开设有供缠绕管穿过的通孔,所述机箱的左侧且位于缠绕管的进口端固定设置有前夹具,所述机箱的右侧且位于缠绕管的出口端固定设置有后夹具,本发明中空壁缠绕管通过中空壁缠绕管成型机成型后,导入机箱,通过气缸一和气缸二驱动活塞杆分别拉动前夹具和后夹具上的夹紧块,由于在前夹具和后夹具内的设置夹具滚动轮,实现夹具滚动轮随转动对中空壁缠绕管横向加紧,即中空壁缠绕管在机箱上的双头夹紧,使中空壁缠绕管在机箱上的切割更加稳定,提高切割质量,安全性能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缠绕管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中空壁缠绕管用切割机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缠绕管是一种替代传统胶管保护用金属护簧的新产品。缠绕管一般采用尼龙材质或聚丙烯材质制成。缠绕管相对应与传统的金属护簧产品具有耐磨性能好,抗老化、抗腐蚀性能强;更能有力的对软管外表面进行防老化和抗磨擦保护。缠绕管相对于胶管护簧产品和其他护套产品具有更优异的便捷和环保节能效果。缠绕管内表面一般为平面,外表面分平面和弧面两种。而塑钢缠绕管是在现有的管材基础上,增加内壁的塑钢层。
在管材的切割过程中一般管材生产只是横向移动,切割机切割管材时靠管材自身牵引力机箱向前移动,但中空壁缠绕管是螺旋横向移动,且横向移动速度不稳定,切割管材时依靠管材自身牵引力或者固定设置速度使机箱向前移动,容易使管材切割端面不平或者机箱移动速度与管材横向移动速度不匹配造成刀片卡断,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空壁缠绕管用切割机及其工作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空壁缠绕管用切割机,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的固定架设在机架上,所述机箱沿水平方向开设有供缠绕管穿过的通孔,所述机箱的左侧且位于缠绕管的进口端固定设置有前夹具,所述机箱的右侧且位于缠绕管的出口端固定设置有后夹具,所述机箱的内部两侧且位于通孔的外围设置有旋转体,所述旋转体内壁上设置有固定套,所述机箱左侧面顶部位置通过电机安装座固定设置有公转驱动电机,所述公转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机箱连接有驱动轮一,所述旋转体的外圆周上设置有驱动轮二,所述驱动轮一与旋转体上的驱动轮二通过驱动皮带一连接;
所述机箱右侧面上且位于通孔的上端设置有驱动电机一和涡轮升降机一,所述驱动电机一的输出端同涡轮升降机一连接,所述涡轮升降机一上连接有移动板一,所述移动板一位于机箱的内部,所述移动板一上设置有进退刀装置一;
所述机箱右侧面上且位于通孔的下端设置有驱动电机二和涡轮升降机二,所述驱动电机二的输出端同涡轮升降机二连接,所述涡轮升降机二上连接有移动板二,所述移动板二位于机箱的内部,所述移动板二上设置有进退刀装置二。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前夹具和后夹具的结构完全一致,所述前夹具和后夹具是由多个夹紧块构成的环形结构,所述前夹具中任意一个夹紧块的末端同气缸一的活塞杆端部连接,所述后夹具中任意一个夹紧块的末端同气缸二的活塞杆端部连接;
所述夹紧块的内部设置有夹具滚动轮。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箱的内部左侧面固定设置有从动轮安装架,所述从动轮安装架的内部设置有从动轮,所述机箱的内部右侧面固定设置有主动轮安装架,所述主动轮安装架的内部设置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通过皮带二连接,所述主动轮安装架的外侧面上通过电机安装座设置有机箱移动驱动电机,所述机箱移动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同主动轮连接;
所述机箱的底部固定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固定设置在皮带二上。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箱的四个边角处分别设置有滚轮,所述机架纵向两侧的支架顶面在水平方向开设有供滚轮卡接的滑槽,所述机箱通过底面的滚轮滑动连接在机架的滑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杰蓝特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杰蓝特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101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