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航空发动机叶片磨抛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10001.X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69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庚;杨建中;杨立凯;黄召;李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襄阳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襄阳华科装备制造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00 | 分类号: | B24B1/00;B24B19/14;B24B41/02;B24B41/04;B24B41/06;B24B49/12;B24B5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441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航空发动机 叶片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航空发动机叶片磨抛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在接收到磨抛指令时,获取航空发动机叶片的叶片打磨轨迹和叶片测量轨迹,设置预设磨抛工艺参数,基于所述预设磨抛工艺参数根据所述叶片打磨轨迹对所述航空发动机叶片进行磨抛加工,在磨抛加工过程中,根据所述叶片测量轨迹确定进行磨抛加工的加工余量,根据所述加工余量完成所述航空发动机叶片的磨抛。通过航空发动机叶片的设置、磨抛和检测,减少人工成本及对工人技能水平和经验的依赖、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叶片磨抛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叶片是航空发动机中数量最多的关键部件,工作环境恶劣,价格也最昂贵;为了提高航空发动机的使用寿命,航空发动机每飞行600-1000小时就需要对叶片进行一次修复,航空发动机的修复和再制造过程就是对叶片磨损表面利用3D打印增材制造或者焊接方式进行填充,然而补充部分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不能满足使用要求,需用磨抛的方法去除多余的材料;或者对航空发动机叶片腐蚀的表面直接进行磨抛,使其达到所需的型面、尺寸及光洁度。目前的叶片修复主要采用人工的方式,尤其是叶片的磨抛工序,不仅对操作者的技能和体能要求较高,而且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最重要的是对操作着身体健康有较大伤害,造成航空发动机叶片修复行业对高技术工人需求困境。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航空发动机叶片磨抛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航空发动机叶片修复行业主要采用人工磨抛方式造成人工成本增加及对工人技能水平和经验的依赖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航空发动机叶片磨抛方法,所述航空发动机叶片磨抛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接收到磨抛指令时,获取航空发动机叶片的叶片打磨轨迹和叶片测量轨迹;
设置预设磨抛工艺参数;
基于所述预设磨抛工艺参数根据所述叶片打磨轨迹对所述航空发动机叶片进行磨抛加工;
在磨抛加工过程中,根据所述叶片测量轨迹确定进行磨抛加工的加工余量;
根据所述加工余量完成所述航空发动机叶片的磨抛。
可选地,所述在接收到磨抛指令时,获取航空发动机叶片的叶片打磨轨迹和叶片测量轨迹之前,还包括:
在接收到启动指令时,确定航空发动机叶片的标定补偿工序;
根据所述标定补偿工序生成所述航空发动机叶片的叶片打磨轨迹和叶片测量轨迹。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预设磨抛工艺参数根据所述叶片打磨轨迹对所述航空发动机叶片进行磨抛加工,包括:
基于所述预设磨抛工艺参数根据所述叶片打磨轨迹对所述航空发动机叶片进行初始磨抛加工;
获取预设恒力磨抛算法;
根据所述预设恒力磨抛算法对所述初始磨抛加工的叶片打磨轨迹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打磨轨迹;
根据调整后的打磨轨迹对所述航空发动机叶片进行磨抛加工。
可选地,所述在磨抛加工过程中,根据所述叶片测量轨迹确定进行磨抛加工的加工余量,包括:
在预设时间根据所述叶片测量轨迹获取所述航空发动机叶片的当前高度值;
根据所述当前高度值计算所述航空发动机叶片的打磨厚度;
若所述打磨厚度大于预设打磨厚度,则确定进行磨抛加工的加工余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襄阳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襄阳华科装备制造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襄阳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襄阳华科装备制造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100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