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超临界CO2 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609289.9 | 申请日: | 2020-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47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 发明(设计)人: | 廖健鑫;田瑞青;王文武;陈付;张粉;廖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K25/10 | 分类号: | F01K25/10;F01D15/08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古波;蒋仕平 |
| 地址: | 618000 四川省德阳***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临界 co base sub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超临界CO2闭式循环动力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A压气机、B回热器、C回热器、加热器和驱动透平,驱动透平的输出端、C回热器换热管道、B回热器换热管道依次连通,B回热器的换热管道与A压气机的输入口之间通过预冷器连通,A压气机传动连接有与驱动透平传动连接的C压气机,C压气机的输入端连通于B回热器与过预冷器之间的管道,C压气机的输出端连通于B回热器与C回热器之间的分流点b。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流通作为提供动力的介质,能够降低设备的运行温度,从而减少耐高温材料的使用,降低设备成本,本方案能够采用透平机械为核心机,从而降低后期的维护成本,并提高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高效超临界CO2闭式循环动力系统。
背景技术
动力设备是将自然界中的各种潜在能源予以转化,传导和调整的设备。即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它能把大自然的潜能转化为机械能,再把机械能转化电能,以及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体系。
现有技术条件下常用的动力设备有燃气轮机,但是燃气轮机需要将燃料燃烧以产生热能,导致系统内部处于高温环境,为了满足设备的性能要求以及安全要求,需要采用耐高温的材料制备硬件系统,导致系统成本过高。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超临界 CO2闭式循环动力系统,运行温度相较于燃气轮机更低,能够减少耐高温材料的使用,降低设备使用成本。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高效超临界CO2闭式循环动力系统,包括按照二氧化碳流通方向依次通过管道连通的A压气机、B回热器、C回热器、加热器和驱动透平,驱动透平的输出端、C回热器换热管道、B回热器换热管道依次连通,B回热器的换热管道与A压气机的输入口之间通过预冷器连通,A压气机传动连接有与驱动透平传动连接的C压气机,C压气机的输入端连通于B回热器与过预冷器之间的管道,C压气机的输出端连通于B回热器与C回热器之间的分流点b,加热器与驱动透平之间设置有分流点e,分流点e连通有动力透平。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的加热器与驱动透平之间连通有驱动透平进气阀。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的分流点e与动力透平5 之间设置有动力透平进气阀13,动力透平连通于位于动透平与B回热器换热管道之间的分流点f,动力透平传动连接有动力输出结构。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的分流点e与动力透平进气阀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分流点c,按照气体流通方向分流点c依次连通有旁通阀、减压阀,减压阀连通与分流点f与动力透平之间的分流点 d。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的A压气机与B回热器之间的管路上依次设置有间冷器和B压气机,B压气机传动连接在A压气机与C压气机之间,A压气机与间冷器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分流点a,所述的C压气机入口端与B回热器之间的管道断开并连通于分流点a。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的B回热器与预冷器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A回热器,分流点a与C压气机之间的管道分别连通在 A回热器内的A回热器换热管两端。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的动力透平与分流点d之间的管道上按气体流通方向依次连通有B加热器、低压动力透平进气阀和低压动力透平。
本方案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流通作为提供动力的介质,能够降低设备的运行温度,从而减少耐高温材料的使用,降低设备成本,本方案能够采用透平机械为核心机,从而降低后期的维护成本,并提高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未经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092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视频图像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取晶用晶圆蓝膜固定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