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植物性作物的合成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09148.7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02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钟安心 | 申请(专利权)人: | 钟安心 |
主分类号: | B32B9/02 | 分类号: | B32B9/02;B32B9/04;B32B27/40;B32B27/30;B32B27/32;B32B5/02;B32B7/12;B32B37/06;B32B37/10;B32B3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刘红阳 |
地址: | 52317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植物性 作物 合成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材料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植物性作物的合成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基于植物性作物的合成革包括依次设置的基布层、植物性作物层以及采用热可塑性塑胶膜的热可塑性塑胶层,通过设置植物性作物层,在保证性能的基础上有效扩展了原料的选择范围,解决了现有合成革大存在生产原料过于单一的问题;而提供的制备方法简单,通过在真空负压条件下于110℃‑170℃进行加热,可以高效地制备合成革,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植物性作物的合成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天然皮革一般包括猪皮革、牛皮革、羊皮革、马皮革、驴皮革和袋鼠皮革等,另有少量的鱼皮革、爬行类动物皮革、两栖类动物皮革、驼鸟皮革等。由于天然皮革具有优良的天然特性,被人们广泛用于生产日用品和工业品。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对皮革的需求倍增,天然皮革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为此,通过研发合成皮革(合成革),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目前,合成革现已大量取代了天然皮革,并得到广泛的应用。例如,采用合成革制作鞋、靴等服装,或者采用合成革制作箱包、车辆和家具的装饰品等,还有一些球类制品。但是,以上技术方案在实际使用时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合成革大多是以经浸渍的平织布,针织布或无纺布为基布层,微孔聚氯乙烯或聚氨脂层作为粒面层制得,生产原料过于单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植物性作物的合成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合成革大存在生产原料过于单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植物性作物的合成革,包括依次设置的基布层、植物性作物层以及采用热可塑性塑胶膜的热可塑性塑胶层,其中,所述基布层是采用耐热基布材料,所述植物性作物层是以植物的根、茎、枝、叶、花、果实或种子中的任意一种(如花、草、树枝、树叶、果壳等)为原料进行加工制得的植物材料(例如植物皮料等)。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植物性作物的合成革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基于植物性作物的合成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耐热基布材料(耐180℃-200℃高温)一侧侧面上覆上至少一层网状热熔胶膜(是一种质地轻薄的丝物状热熔胶膜,具体可以采用现有产品);
2)将耐热基布材料覆上网状热熔胶膜的侧面放置植物材料作为植物性作物层;
3)在植物皮料一侧侧面上覆上至少一层热可塑性塑胶膜,得到半成品,再将半成品在真空负压条件下于110℃-170℃进行加热,从而上层、中层、下层材料之间相互密合,得到所述基于植物性作物的合成革。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上述的基于植物性作物的合成革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基于植物性作物的合成革。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的基于植物性作物的合成革在制备服装和/或鞋靴和/或箱包和/或装饰品和/或球类制品中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植物性作物的合成革包括依次设置的基布层、植物性作物层以及采用热可塑性塑胶膜的热可塑性塑胶层,通过设置植物性作物层,在保证性能的基础上有效扩展了原料的选择范围,解决了现有合成革大存在生产原料过于单一的问题;而提供的制备方法简单,通过在真空负压条件下于110℃-170℃进行加热,可以高效地制备合成革,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钟安心,未经钟安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091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