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隔振器及其内套筒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608958.0 | 申请日: | 2020-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01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 发明(设计)人: | 赵文博;丁德云;孙方遒;李阔;高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九州一轨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B1/00 | 分类号: | E01B1/00;E01B1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4 | 代理人: | 徐颖超 |
| 地址: | 10007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隔振器 其内 套筒 | ||
本公开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隔振器内套筒以及包括该隔振器内套筒的隔振器。所述内套筒包括阻尼筒、顶板、底板以及分别与所述顶板、所述底板连接的弹簧,所述内套筒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位于所述阻尼筒内,并包括与所述顶板连接并从所述顶板向下延伸的第一连接件,以及与所述底板连接并从所述底板向上延伸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被构造成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螺纹连接。该内套筒通过采用螺纹连接在一起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以将内套筒的底板和顶板连接在一起,进而将内套筒的上部分和下部分连接在一起,以便于运输,且安装拆卸方便。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隔振器内套筒以及包括该隔振器内套筒的隔振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轨道交通以其运量大、速度快、对环境污染小等优点,成为缓解城市交通拥挤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但行车过程中,由于车轮与钢轨的撞击,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振动和噪声问题,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建筑安全,也会影响轨道交通系统自身的稳定性、安全性及使用寿命。为控制这些振动与噪声,在特殊减振地段设置钢弹簧浮置板道床是目前地铁设计中的一项重要的隔振措施。目前的内置式浮置板道床隔振器通常包括内套筒、外套筒以及设置在内套筒中的弹簧-阻尼结构。然而目前的内套筒顶板与下部主体结构连接不牢固,运输过程、现场施工、后期养护时易脱开,容易导致阻尼液外泄,致使产品失效。此外,内套筒防水性能差,而隧道内运营施工过程中难以避免长期浸水,致使阻尼液与水混合接触影响隔振效果。另外,为预防断簧后道床下沉,通常设置内套筒应急限位装置,然而该限位装置加工工序复杂,制造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个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一种用于隔振器的内套筒,所述内套筒包括阻尼筒、顶板、底板以及分别与所述顶板、所述底板连接的弹簧,所述内套筒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位于所述阻尼筒内,并包括与所述顶板连接并从所述顶板向下延伸的第一连接件,以及与所述底板连接并从所述底板向上延伸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被构造成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螺纹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与所述顶板连接的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自由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与所述底板连接的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自由端设置有套筒部,所述套筒部的自由端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被构造成当组装完成后所述内螺纹位于所述外螺纹的上方,且所述内螺纹在轴向方向上距离所述外螺纹一间隙。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与所述顶板连接的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自由端设置有套筒部,所述套筒部的自由端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与所述底板连接的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自由端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被构造成当组装完成后所述内螺纹位于所述外螺纹的下方,且所述内螺纹在轴向方向上距离所述外螺纹一间隙。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间隙为10mm-15mm。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内套筒还包括密封套,所述密封套密封性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阻尼筒的内侧壁之间。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密封套内形成有容纳所述弹簧的容纳部。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弹簧为弹簧,所述容纳部为与所述弹簧适配的螺旋结构。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隔振器,其包括如上所述的内套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九州一轨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九州一轨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089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