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乳制品加工用喷淋式消泡装置及消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06967.6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819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韩之皓;杜阳;杨瑞冬;王彦平;樊启程;巴根纳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9/00 | 分类号: | B01D19/00;A01J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金鲜英 |
地址: | 010000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乳制品 工用 喷淋 式消泡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乳制品加工用喷淋式消泡装置及其消泡方法。本发明的消泡方法包括:将作为喷淋介质的巴氏奶维持在第一温度下;开启阀门,保证所述巴氏奶能够正常输送;开启增压泵并且调整其参数,以确保压力表显示所述巴氏奶在管道内的第一压力;通过流量计确定所述巴氏奶在管道内的流速,以判断化料罐内的料液高度;以及根据料液高度调整喷嘴的喷射角度和喷淋时间。该消泡方法无需添加消泡剂即可有效消除乳制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泡沫,避免引入新的化学杂质,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并且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乳制品加工用喷淋式消泡装置及消泡方法,属于食品生产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乳制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其化料环节采用具有混合、分散、剪切、乳化效果的化料设备使小料充分溶解,但在高剪切化料过程中由于大量的空气被引入、切削液流速过快,导致化料罐、待装罐、UHT脱气罐中存在大量泡沫,引发料液损失、产品质量下降等问题,严重影响生产加工的正常运行。乳品加工中泡沫的形成是由于在机械力作用下,使不溶性气体进入到液体中,并被液体相互隔离成非均匀体系,从而形成大量气-液界面的结果,因为气相的密度<液相的密度<固相的密度,所以就会出现气相随着浮力的作用向液面移动的现象,形成少量液体构成的以液膜隔开气体的气泡聚集物。
针对泡沫问题,目前普遍采用化学消泡、物理消泡两种方式;化学消泡通过添加消泡剂使其以微粒的形式渗入泡沫体系中,当泡沫将要产生时抑制其产生,如果泡沫已经产生,由于消泡剂具有较小的表面张力及水溶性,易于进入液膜中并扩展,使液膜逐渐变薄,内部受力不均匀,失去自我修复能力导致其破裂,传统的化学方法,存在于体系中的消泡剂微粒能迅速破坏气泡的弹性膜,其消泡效果明显,但由于消泡剂成分复杂,存在影响产品质量的风险。
物理消泡包括离心消泡、真空消泡等,但上述消泡方法均存在一定缺陷,其中离心消泡利用离心力来破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泡沫,使气液分离,采用该消泡方式需将机械消泡设备装入化料罐中与泡沫完全接触,牛乳在化料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污染风险。
失效专利CN2033596U公开了一种真空脉冲消泡机,为一种食品机械,用以消除豆制品和豆奶、羊奶等浆液状食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泡沫。本机主要由进料系统、消泡筒、抽真空系统、真空释放管、捕汁器、螺旋进风器、喷淋系统、排料管和控制系统构成。应用本机可消除全部泡沫使之还原成浆液。浆液成份不变,并可对全浆脱气脱腥,提高豆制品质量。然而,CN2033596U在真空消泡过程中,采用连续抽真空往往会因气泡体积过度膨胀,从而导致气泡进入真空泵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同时在当前乳制品的化料工艺中,其化料罐尚无法保证完全真空。
专利申请CN107557268A公开了一种消泡装置,包括:反应器本体、进气管、喷淋管和通气管;进气管连接在反应器本体的内壁上,进气管的一端通过软管连接有空气压缩机;喷淋管的一端设置在反应器本体内的液面上,喷淋管的另一端设置在反应器本体内的液面下;设置在反应器本体内液面上的喷淋管一端设置有喷淋装置,喷淋装置设置在反应器本体内的液面上;喷淋管与进气管通过通气管连通,喷淋管上与进气管的连接处设置有通孔;通气管设置在反应器本体内的液面下。通过上述方式,CN107557268A采用气水结合的喷淋方式进行消泡,利用冲力击碎泡沫以达到消泡的目的,消除消泡死角,提高消泡效果;反应器内液体循环利用,无污染物引进,能保护发酵的微生物,适用范围更广。然而,CN107557268A对喷淋温度、喷射压力及喷射角之类的消泡工艺参数没有讨论和研究。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领域目前需要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加工安装方便、易于操作和维护的新型喷淋式消泡装置及消泡方法,该消泡方式能够解决乳制品加工配料过程中产生大量泡沫的问题。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乳制品加工用喷淋式消泡装置及消泡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069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