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生命周期的城市水流过程耦合模型参数自动适配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06902.1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510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彭国强;周毅;李晶;张甜;刘宪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8 | 分类号: | G06F30/18;G06F30/20;G06F111/04 |
代理公司: | 西安永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1 | 代理人: | 郝燕燕 |
地址: | 71006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命周期 城市 水流 过程 耦合 模型 参数 自动 配方 系统 | ||
1.一种全生命周期的城市水流过程耦合模型参数自动适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构建城市水文要素及属性语义库
以自然语言来描述城市水文要素的基本信息和属性,将城市水文要素转换成基于地理语义描述和规则约束的语义库,以结构化文档存储;
S2.对原始数据结构化组织与管理
在初始化对象的时候对要素的要素名、要素源文件路径、数据类型进行初始化,根据要素的属性性质,用特定变量类型对要素进行存储,每一类要素都包含一个功能函数,用于根据初始化的要素名称、要素文件路径和要素类型进行数据得加载工作;
S3.对面向数据适配的标准化数据进行预处理
处理单要素数据,使该要素数据更适用于空间离散网格的生成,处理多要素之间的拓扑邻接关系,保证要素之间正确的拓扑邻接关系,使离散空间被完整覆盖且无重叠的一个或多个面状几何对象,处理地表水流与地下排水管网水流耦合模拟的数据,处理建筑物与地下排水管网或地表水流的数据;
S4.生成适用于全生命周期的城市水流过程耦合模型的数据格式
生成多要素对象约束下的三角形离散网格,将要素水文参数映射到三角形网格的顶点和中心点,方便物理过程模型运行时的参数获取,将基础地理数据转换为地下排水管网模型所支持的数据格式;
S5.输出适用于全生命周期的城市水流过程耦合模型的参数,分别为初始条件参数、边界条件参数、运行参数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生命周期的城市水流过程耦合模型参数自动适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1中城市水文要素共分为14种水文要素类型,分别为建筑物类、道路类、河流类、地形类、池塘和湖泊类、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类型、管段类、隧道类、水泵类、堰类、排水管网节点类、调蓄池类、明渠和阴沟类,每一种水文要素类型所包含的要素都作为独立的实体对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生命周期的城市水流过程耦合模型参数自动适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1中结构化文档的组织元素包括唯一编码、要素名称、要素类型、要素原始文件存储路径、要素属性数量、要素属性名称、要素属性类型、要素属性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生命周期的城市水流过程耦合模型参数自动适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3中处理地表水流与地下排水管网水流耦合模拟的数据具体为:区分地下排水管网节点类型及功能,提取存在需要耦合的节点,建立数据耦合逻辑对象,用于组织和管理面向水流交换的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
5.一种全生命周期的城市水流过程耦合模型参数自动适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城市水文要素及属性语义库、原始数据结构化组织与管理模块、面向数据适配的标准化数据预处理模块、面向模型的数据格式生成模块、适用于模型的参数输出模块;
所述的城市水文要素及属性语义库,将将城市水文要素转换成基于地理语义描述和规则约束的语义库,以结构化文档存储;
所述的原始数据结构化组织与管理模块,用于将数据解析和读取到计算机内存中,并进行存储和组织,以及提供特定的功能函数用于支持对要素逻辑模型的操作;
所述的面向数据适配的标准化数据预处理模块,用于提升数据的准确性和完备性,使得数据更好地满足空间离散执行以及模型建模和模拟的需要;
所述的面向模型的数据格式生成模块,用于将输入及处理后的数据,转换为模型可直接使用的参数;
所述的适用于模型的参数输出模块,用于模型方便高效地获取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全生命周期的城市水流过程耦合模型参数自动适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始数据结构化组织与管理模块中针对每一种要素类型都设置了对应的数据解析和加载模块,以及针对要素在水流过程模拟时的相关需求,设置了可动态交互数据的功能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师范大学,未经陕西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0690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