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链路追踪存证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606139.2 | 申请日: | 2020-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855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 发明(设计)人: | 吕明逸;樊继硕;王伟兵;李照川;韩燕;刘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浪潮质量链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6/27 | 分类号: | G06F16/27;G06F21/6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16 | 代理人: | 董延丽 |
| 地址: | 250102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冶西***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区块 追踪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链路追踪存证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根据前端应用程序的服务请求消息,生成完整的服务调用链;将所述服务调用链保存到fabric网络区块链上进行存证;将所述在fabric网络区块链上存证的调用链通过区块链浏览器进行展示。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服务请求执行过程中产生的服务调用数据在区块链上存证,保障了服务调用数据的安全性,使得数据不可被篡改。上链后的数据可以在区块链浏览器中进行展示,便于在服务调用出现异常时迅速查看出现问题的位置,或者在开发人员或维护人员需要查看服务调用数据时很快得到一个清晰的结果,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链路追踪存证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微服务架构和容器技术的兴起,应用程序背后的服务调用网络越来越复杂。一个应用程序可能由后台几十甚至几百个服务支撑,一个前端服务请求可能要通过数次服务调用才能完成。应用程序在调用对外暴露的一个接口时,可能需要很多个服务协同才能完成这个接口功能,如果链路上任何一个服务出现问题或者网络超时,都会形成导致接口调用失败。
目前的链路追踪技术实现了分布式链路追踪,去跟进一个请求到底有哪些服务参与,参与的顺序又是怎样的,从而使每个请求的步骤清晰可见,出了问题,很快定位。
但是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张,服务之间互相调用会越来越复杂,而产生的数量庞大的调用数据有很大可能被恶意篡改,一旦调用数据被篡改,当应用程序调用某个服务失败时,很难在已被篡改的调用数据中准确定位出现问题的位置,增加了应用程序的故障修复难度,且庞大的调用数据要想追溯和查找某一调用单元的数据非常困难。如何保证链路追踪记录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链路追踪存证方法及装置,解决了链路追踪记录易被篡改,且可追溯性不高的问题。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链路追踪存证方法,方法包括:根据前端应用程序的服务请求消息,生成完整的服务调用链;将所述服务调用链保存到联盟区块链上进行存证;将所述在联盟区块链上存证的调用链,通过区块链浏览器进行展示。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服务请求执行过程中产生的服务调用数据在区块链上存证,保障了服务调用数据的安全性,使得数据不可被篡改。上链后的数据可以在区块链浏览器中进行展示,便于在服务调用出现异常时迅速查看出现问题的位置,或者在开发人员或维护人员需要查看服务调用数据时很快得到一个清晰的结果,提高工作效率。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生成完整的服务调用链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前端应用程序的服务请求消息,初始化一个工作单元,并将所述工作单元作为所述服务调用链的初始工作单元;所述工作单元用于记录所述服务请求的每一步服务调用所执行的操作;将所述初始工作单元存入HBase数据库中;根据所述前端应用程序的服务请求消息,将接下来的每次服务调用所生成的工作单元存入HBase数据库中。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异步读取方式,在所述HBase数据库中读出属于同一条服务调用链的工作单元,并根据所述工作单元的标识码,得到完整的服务调用链。
由于目前的微服务系统中应用程序背后的服务调用非常复杂,产生的服务调用数据量也非常大,因此通过将服务调用数据存入HBase数据库中,利用HBase数据库的读写速度快、扩容方便的优点,可以使服务调用数据的存取速度加快,在数据量不断增大的过程中也可以在HBase数据库的服务器集群中方便地添加服务器用来保存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浪潮质量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浪潮质量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061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