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605538.7 | 申请日: | 2020-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97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 发明(设计)人: | 程立昆;孙亮;易士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F9/30 | 分类号: | G09F9/30 |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李健 |
| 地址: | 430079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面板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岛,所述多个像素岛彼此分离;多个连接桥,所述多个连接桥将相邻的所述像素岛彼此连接;其中,至少一个所述连接桥中至少包括相互层叠的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和第三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二金属层和所述第三金属层分别图案化形成至少一根金属走线。本发明通过对连接桥区域进行优化,通过在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和第三金属层中分别制备至少一根金属走线,形成金属走线的膜层层数增多,同一膜层内分布的金属走线数量减少,减小了连接桥区域的整体宽度,从而提升了连接桥区域的耐弯折性能,降低了拉伸过程中断裂失效的风险,提高了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相对于可折叠、可卷曲显示屏,可拉伸式柔性显示屏具有轻薄、低功耗、力学性能可调控等特点,屏幕可以实现任意方向的拉伸依然能保证良好的显示效果,是下一代新型柔性显示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
现行的显示装置中,为了便于拉伸应变,柔性聚酰亚胺(Polyimide,PI)衬底呈岛屿状分散开,这些聚酰亚胺岛屿之间通过丝带状的连接桥(Hinge)区域相连,其中像素电路分布在聚酰亚胺岛屿上,而像素电路彼此之间的金属走线路则分布于带状连接桥区域上。
当显示装置拉伸变形时,连接桥区域将受力发生形变,其中连接桥区域的耐应变能力与宽度成反比。目前,像素岛区域的金属层常使用钛、钼、钛层状复合结构(Ti/Mo/Ti)制得栅极、源极、漏极以及栅极连线、源极连线、漏极连线,由于含有钼的金属层耐弯折性能较差,该金属层并不适宜在连接桥区域制得金属走线。同时,在连接桥区域设置金属走线时通常采用同一层平行布线,彼此通过水平方向预留一定距离来防止短路,将会造成连接桥区域过宽,影响连接桥区域的弯折性能。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存在显示装置的连接桥区域宽度过大,耐弯折性能较差,拉伸过程易发生断裂失效,进而影响显示装置正常显示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可以减小连接桥区域的宽度,提升连接桥区域的耐弯折性能,降低拉伸过程中断裂失效的风险。
为解决上述问题,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中,包括:
多个像素岛,所述多个像素岛彼此分离;
多个连接桥,所述多个连接桥将相邻的所述像素岛彼此连接;
其中,至少一个所述连接桥中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和第三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二金属层和所述第三金属层分别图案化形成至少一根金属走线。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基底层、薄膜晶体管阵列层、第一平坦化层、第二平坦化层和像素定义层,所述第一金属层位于所述第一平坦化层与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层之间,所述第二金属层位于所述第一平坦化层和所述第二平坦化层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桥区域的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层形成有开口,至少一填充层填充于所述开口,其中,所述填充层包括第一填充层和第二填充层,所述第一金属层位于所述第一平坦化层与所述第二填充层之间,所述第三金属层位于所述第一填充层与所述第二填充层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金属层在所述像素岛区域中图案化形成第一源漏极,所述第二金属层在所述像素岛区域中图案化形成第二源漏极,所述第三金属层在所述像素岛区域中图案化形成第一栅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桥区域的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层还包括第四金属层,所述第四金属层与所述第三金属层不同层设置,所述第四金属层在所述像素岛区域中图案化形成第二栅极、在所述连接桥区域中图案化形成至少一根金属走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055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