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存取款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605319.9 | 申请日: | 2020-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00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波;程巍;吉文雅;盛沿桥;王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兰盛视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7F19/00 | 分类号: | G07F19/00;G06F21/32;G06F21/45 |
| 代理公司: | 苏州领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70 | 代理人: | 王宁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取款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自动存取款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应用于自动存取款设备,自动存取款设备包括身份采集装置、输入装置和执行机构,该方法包括:获取用户标识;接收所述身份采集装置发送的待识别身份信息;检测所述待识别身份信息是否是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已认证身份信息;当所述待识别身份信息是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已认证身份信息时,显示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账户信息,接收所述输入装置发送的用户操作信息;控制所述执行机构执行所述用户操作信息对应的操作。一方面,通过身边采集装置实现对用户的身份识别,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安全的存取款方式;另一方面,无需卡片等其他物品,使操作更加便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身份认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存取款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传统银行取款系统需要首先读取用户银行卡,在用户输入密码后,再进行查询、取款、转账等一系列对卡号对应账户的操作。这种方式要求首先用户得携带银行卡,在用户银行卡丢失或未带的情况下如需紧急取款,就很不方便。
相关技术中,手脉识别技术是一种新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人体静脉中红血球的血红素是氧气的还原血红素,还原血红素会吸收近红外线,因此当近红外线照射时,只有静脉部分才会有微弱的反射,从而形成静脉纹路图像。医学研究证明,手脉的形状具有唯一性和稳定性。
因此,如何更好的将手脉识别技术运用到自动存取款设备中,实现更安全的存取款方法,成为技术人员需要考虑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吸一种自动存取款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实现更加安全和便捷的存取款方式。
本申请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自动存取款方法,应用于自动存取款设备,所述自动存取款设备包括身份采集装置、输入装置和执行机构,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用户标识,所述用户标识是所述输入装置发送的,或者,所述用户标识是读卡装置发送的;接收所述身份采集装置发送的待识别身份信息;检测所述待识别身份信息是否是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已认证身份信息;当所述待识别身份信息是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已认证身份信息时,显示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账户信息,接收所述输入装置发送的用户操作信息;控制所述执行机构执行所述用户操作信息对应的操作。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一方面,通过身边采集装置实现对用户的身份识别,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安全的存取款方式;另一方面,用户通过输入装置输入用户标识就可以完成接下来的操作,从而无需卡片等其他物品,使操作更加便捷。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用户标识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和社保卡号。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多种可以进行身份标识的方式,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多的选择。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身份采集装置是静脉采集装置,所述待识别身份信息是静脉图像信息。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静脉采集装置来识别身份,可以更加准确和安全的进行身份识别。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所述执行机构执行所述用户操作信息对应的操作,包括:向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设备发送第一验证标识;接收所述输入装置发送的第一待识别验证标识;当所述第一待识别验证标识与所述第一验证标识相匹配时,控制所述执行机构执行所述用户操作信息对应的操作。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用户进行具体操作前进行验证,可以为用户提供更高的账号安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第一待识别验证标识与所述第一验证标识不匹配时,向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设备发送第二验证标识;接收所述输入装置发送的第二待识别验证标识;当所述第二待识别验证标识与所述第二验证标识不匹配时,向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设备发送第三验证标识;接收所述输入装置发送的第三待识别验证标识;当所述第三待识别验证标识与所述第三验证标识不匹配时,将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账户冻结预设时长。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多次验证不同通过时对账户冻结,可以更加安全的保护用户的账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兰盛视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深兰盛视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053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鱼腥草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智能制造对废弃橡胶制品的处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