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鱼腥草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605307.6 | 申请日: | 2020-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073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 发明(设计)人: | 董绍象;彭晓珊;曾维军;滕健;黄宇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正清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36/78 | 分类号: | A61K36/78;A61K47/46;A61P31/16;A61P31/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徐启艳 |
| 地址: | 418005 湖南省怀***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鱼腥草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申请涉及鱼腥草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鱼腥草茶包括以下按质量份数计的组分:鱼腥草90~96份和木姜叶柯10~4份。鱼腥草所包含的芳香型小分子物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假丝酵母菌等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木姜叶柯中所包含的水溶性物质如黄酮类、皂苷等和鱼腥草所包含的活性成分进行协同配合,可以起到广谱抗病毒作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保健饮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鱼腥草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由于传播途径普遍,通过蚊媒或呼吸道传播导致病毒迅速蔓延,传染性强、死亡率极高,对人类健康造成了很大威胁。目前针对上述传染病病毒的预防和治疗一般采用西药药物进行治疗,但是西药对机体一般会产生副作用,且机体会对西药产生依赖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鱼腥草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解决现有的药物容易对机体产生副作用和依赖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鱼腥草茶,包括以下按质量份数计的组分:鱼腥草90~96份和木姜叶柯10~4份。
可选地,鱼腥草为96份,木姜叶柯为4份。
可选地,鱼腥草包括鱼腥草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质量比为1:2~5。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鱼腥草茶,包括以下按质量份数计的组分:鱼腥草的提取物90~96份和木姜叶柯的提取物10~4份。
可选地,鱼腥草的提取物为92份,木姜叶柯的提取物为8份。
可选地,鱼腥草包括鱼腥草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质量比为1:2~5。
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鱼腥草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按照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鱼腥草茶所包含的组分和组分含量准备原料,
将称取的各组分干燥、粉料处理后进行混料处理,得到鱼腥草茶。
本申请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鱼腥草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按照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的鱼腥草茶所包含的组分和组分含量准备原料;
将称取的各组分采用溶媒进行提取处理,收集提取液,将提取液浓缩、干燥处理后进行混料处理,得到鱼腥草茶。
本申请实施例第五方面提供了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鱼腥草茶或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鱼腥草茶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鱼腥草茶在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可选地,抗病毒药物选自以下至少一种: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药物、抗肠道病毒71型的药物、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药物、抗柯萨奇病毒A16型的药物和抗乙型流感病毒的药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鱼腥草包含多种化学成分如挥发油类、黄酮类、生物碱类、有机酸类、甾醇类、无机盐类等化合物,其主要活性成分为挥发油类和黄酮类化合物。申请人发现鱼腥草中的活性成分如α-松油醇、甲基正壬酮、乙酸龙脑酯、4-萜烯醇等小分子芳香型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假丝酵母菌等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黄酮类化合物能够明显抑制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引起的细胞病变效应。木姜叶柯中的化学成分主要为黄酮类和三萜类成分,具有抗氧化、抗氧化、降糖、抑菌等作用,但是没有明显的抗病毒作用。
木姜叶柯中所包含的水溶性物质如黄酮类、皂苷等和鱼腥草所包含的活性成分协同配合,可以起到广谱抗病毒作用,对病毒性传染性疾病可以起到日常防治作用;而并不是只能针对某种特定病毒进行防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正清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正清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053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据报文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自动存取款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