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饰材料开发用加热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05090.9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49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旭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众启建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7/10 | 分类号: | F27B7/10;F27B7/34 |
代理公司: | 广州海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6 | 代理人: | 张大保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杨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饰 材料 开发 加热 方法 | ||
1.一种装饰材料开发用加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择贝壳粉进行筛选,使其过50目筛,筛选获得贝壳粉粉末,将其添加进加热装置的内部;
其中,加热装置包括机座(1),所述机座(1)的顶部转动安装有炉体机构,且炉体机构的端部固定安装有封盖(17),所述机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步进马达(2),且步进马达(2)的输出轴通过链条和炉体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炉体机构的内部嵌装有多个主加热器(8),所述炉体机构的端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11),且驱动电机(11)的输出轴端部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有轴体(6),轴体(6)的端部延伸至炉体机构的内部,所述轴体(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副加热器(3),所述轴体(6)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多个环形阵列分布的翻搅机构,所述封盖(17)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密封塞(13),且密封塞(13)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分流机构(18),所述密封塞(13)的内部设置有两个与分流机构(18)相连通的通气流道(16),且密封塞(13)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与通气流道(16)相连通的控制阀(15),两个所述控制阀(15)另一侧分别固定安装有进气管(19)和排气管(14),且进气管(19)和排气管(14)端部之间固定安装有补料机构(20);
S2:将加热装置上的补料机构(20)接入真空泵与氛围气气瓶,使得排气管(14)的废气经过真空泵抽吸进入到废气处理机构净化,气瓶的气体可以通过进气管(19)通入炉体机构;
S3:干燥阶段,对其呈2℃-5℃的温度梯度进行升温,升温至90℃进行保温1-2小时;
S4:在干燥阶段利用真空泵将炉体机构的内部抽负压,对其呈10kPa的压力梯度进行抽真空处理,在保温时间段保持负压为40-50kPa;
S5:在装置进行升温时,启动步进马达(2)带动炉体机构在机座(1)的上方进行往复摆动,启动驱动电机(11),带动内部的轴体(6)和翻搅机构进行旋转,通过副加热器(3)的设置,内外同时加热提高对贝壳粉升温的效率和均匀度,完成对贝壳粉的干燥和预热处理;
S6:在贝壳粉干燥完成后,对炉体机构呈5-10℃的温度梯度进行升温,使其升温至450-500℃温度,进行保温操作;
S7:在升温煅烧的阶段,通过通气流道(16)、控制阀(15)、进气管(19)和排气管(14)向炉体机构内部通入气体,一进一出将炉体机构内部气体进行置换,利用不同的气体置换改变贝壳粉煅烧的氛围环境;
S8:在煅烧阶段,向补料机构(20)内部注入粉剂,进而利用改变装置内部的环境气体,将粉剂充分分散,再通过进气管(19)吹入到炉体机构的内部,通过轴体(6)和翻搅机构将粉料和贝壳粉进行充分的混合,在贝壳粉煅烧过程中添加不同的改性粉剂,完成贝壳粉的改性操作;
S9:降温阶段,保温3-5小时后,关闭内部的加热元件,使其自然降温至室温阶段,步进马达(2)带动炉体机构在机座(1)的上方进行往复摆动,驱动电机(11),带动内部的轴体(6)和翻搅机构进行旋转,可以对内部贝壳粉进行充分搅动,避免贝壳粉出现结块现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饰材料开发用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机构内部气体置换阶段,炉体机构内部温度变化小于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饰材料开发用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阶段,通过进气管(19)和排气管(14)向炉体机构的内部通入惰性气体,利用惰性气体置换内部的氛围气体,维持内部为微正压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装饰材料开发用加热方法的煅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机构包括壳体(10)、保温层(9)和胆体(7),且保温层(9)设置于壳体(10)和胆体(7)之间,炉体机构还包括设置于外侧的测温仪和测压仪,且测温仪和测压仪安装于炉体机构的顶端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饰材料开发用加热方法的煅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17)和炉体机构之间设置有隔温密封垫(12),且隔温密封垫(12)的端部设置有延伸至炉体机构内部的凸环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众启建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众启建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0509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病毒自动化检测前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高强度混凝土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