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透析管装配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604784.0 | 申请日: | 2020-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33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 发明(设计)人: | 缪磊;丁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P21/00 | 分类号: | B23P2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祁云珊 |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析 装配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透析管装配设备,传输组件,其包括至少两传输工件的传输部;第二装配组件,其用于将传输组件传输的工件装配形成整体产品件;以及,移载组件,其用于将传输组件上的工件移载至第二装配组件上;其中,形成的产品件包括一透析管,该透析管包括管件以及设置在管件内的丝束,管件包括管件本体以及套设在管件本体两端的盖体;传输组件包括用于传输管件本体的第一传输部以及用于传输丝束的第二传输部,在第一传输部的下游端处设置有第一装配组件,移载组件将管件本体移载至第一装配组件;完成管件装配后,将管件移载至第二装配组件,该透析管装配设备布局合理,结构更加紧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标自动化装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透析管装配设备。
背景技术
在非标自动化领域中,在装配透析器的过程,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的装配步骤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首先,透析器的外壳体与丝束装配形成整体,而在外壳体与丝束装配前,外壳体包括管件本体与盖体,需要将盖体安装在管件本体的两端才能形成安装丝束的外壳体,丝束外还包覆有薄膜,目前,装配工位至少包括管件本体与盖体的装配,丝束撕膜以及丝束与外壳体的装配,而工位的增加导致了装配设备的占地面积增大,其中需要通过多条输出线体进行传导,从而使得装配设备的结构复杂。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开发一种透析管装配设备,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透析管装配设备,其通过对该装配设备内的第一传输部与第一装配组件布置,使得其使用一移载组件实现多个位置的转移,从而优化布局,使得整个设备结构更加紧凑。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透析管装配设备,其通过一夹爪抓取丝束装配至壳体内后,在由同一夹爪带动薄膜从而将薄膜抽离丝束,此时,丝束留置在壳体,以完成装配,减少了工位,进一步简化了整个设备结构。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和其他有点,提供的一种透析管装配设备,包括:
传输组件,其包括至少两传输工件的传输部;
第二装配组件,其用于将所述传输组件传输的工件装配形成整体产品件;以及
移载组件,其用于将传输组件上的工件移载至所述第二装配组件上;
其中,形成的产品件包括一透析管,该透析管包括管件以及设置在管件内的丝束,管件包括管件本体以及套设在管件本体两端的盖体;
所述传输组件包括用于传输管件本体的第一传输部以及用于传输丝束的第二传输部,在所述第一传输部的下游端处设置有第一装配组件,所述移载组件将管件本体移载至所述第一装配组件;
所述第一装配组件用于将盖体装配在管件本体的两侧从而形成管件;当盖体与管件本体完成装配时,由所述移载组件将管件移载至所述第二装配组件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装配组件包括:
压合模组;以及
上料模组,其用于将盖体传输至所述压合模组处;
其中,所述压合模组包括压合部以及驱动所述压合部的压合驱动部,所述压合部位于管件本体的两端处,当盖体由所述上料模组传输至所述压合部与管件本体之间时,所述压合驱动部推动所述压合部,将盖体压合在管件本体的端部上以形成管件的整体结构。
优选地,所述装配组件还包括分料模组,所述上料模组将盖体传输至所述分料模组,所述分料模组在两所述压合模组间循环移动,从而将盖体循环上料至两压合模组上。
优选地,所述分料模组包括分料部、支架以及分流道,所述分料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对应两所述压合模组开设有料口,所述分流道对应连接在所述料口与所述压合模组,从而使得盖体从所述料口进入顺着所述分流道滑动至所述压合模组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047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