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信息模型场景渲染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604684.8 | 申请日: | 2020-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326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 发明(设计)人: | 尤勇敏;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久瓴(江苏)数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T17/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远明 | 
| 地址: | 213161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延政西大道8***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信息 模型 场景 渲染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信息模型场景渲染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所述方法通过根据构件在显示屏幕中所占比重,使用对应级别的BIM模型,可以降低非重要构件的面数和细节度,进而减少整个显示屏幕渲染的顶点数和三角面,大大提升渲染效率。基于构件在显示屏幕上的屏占比进行不同精度模型切换或隐藏,重要的构件在屏幕中的占比大,不会出现用户关注的构件被隐藏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信息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信息模型场景渲染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背景技术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简称BIM)为近年来建筑信息化领域核心的理念之一,其数据的基础即为建筑的三维信息模型。相比于传统的二维设计、绘图,BIM技术全面利用三维图形技术,以建筑物(建筑构件、建筑整体)的三维图形为载体进一步挂接各种建筑信息参数,形成建筑信息模型,然后进行建筑物、甚至构件的全生命周期管理。BIM技术通过对建筑的数据化、信息模型整合,实现建筑模型的可视化,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对于三维图形渲染来说,所要渲染的对象可以称为构件,而构件的集合称为场景。由于BIM要还原建筑的真实性,所以场景中往往包含建筑的各个方面,大到几十上百米尺寸的强梁板柱,小到固定用的螺丝螺帽,所以在整个场景中,构件的尺寸跨度往往非常大。在场景渲染过程中,对显示画面中距离观测点较远的构件或非重要构件,降低其面数和细节度可以大大提升渲染效率。
现有技术中提升渲染效率的通常做法有:
1)对非重要的构件进行删减。但在BIM场景中删除了这些构件,会丧失BIM应用最重要的真实性,还可能会影响用户的判断,更严重可能会导致后续基于BIM出具的图纸出现错误,引起一连串的问题。
2)在用户操作时隐藏一些小构件,从而提升渲染效率。具体为:预先计算出每个构件占整个建筑的比率,即物占比,然后将这些构件按照物占比大小进行分类;在运行时,会在用户开始操作时隐藏掉一部分物占比较小的构件,这些构件一般个数比较多,但是物占比很小,所以被隐藏后运行效率大幅提升。这种方式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这些构件虽然物占比很小,但是因为数量巨大,所以一旦被隐藏,显示画面变化较大,用户能很容易感觉到场景内的构件变化。另外,当用户需要观察或操作一些物占比较小的构件时,若该构件已被隐藏,则操作无法进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信息模型场景渲染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可以在保证BIM的真实性的基础上,降低非重要构件的面数和细节度,提升渲染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筑信息模型场景渲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场景构件的多个层次细节级别的建筑信息模型;获取当前帧中所述场景构件在待渲染场景对应显示屏幕中的屏占比;以及根据预先配置的场景构件屏占比与建筑信息模型层次细节级别的对应关系,将与所获取的屏占比对应的层次细节级别的建筑信息模型显示至所述待渲染场景中。
在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做进一步的改进。
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获取当前帧中所述场景构件在待渲染场景对应显示屏幕中的屏占比的步骤进一步包括:获取所述场景构件的长方体包围盒;获取所述长方体包围盒的多个目标顶点在所述显示屏幕上的投影坐标;获取所述显示屏幕的屏幕高度,以及在所述显示屏幕的屏幕高度方向上所有所述投影坐标中的最大坐标值和最小坐标值;以及根据所述屏幕高度、所述最大坐标值、所述最小坐标值,计算出所述场景构件在所述屏幕高度方向上的占比,作为所述屏占比。
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获取场景构件的多个层次细节级别的建筑信息模型的步骤进一步包括:采用建筑信息模型引擎工具导出调用接口导出多个层次细节级别的建筑信息模型,所述建筑信息模型未删减构件。其中,场景构件屏占比越高,对应层次细节级别的建筑信息模型精度越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久瓴(江苏)数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久瓴(江苏)数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046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防伪标签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荷泵电路及非易失性存储器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