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摄像光学镜头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02995.0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84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山崎郁;张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诚瑞光学(苏州)有限公司;诚瑞光学(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3/00 | 分类号: | G02B13/00;G02B13/18;G02B13/06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02 | 代理人: | 万鹏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摄像 光学 镜头 | ||
本发明涉及光学镜头领域,公开了一种摄像光学镜头,所述摄像光学镜头自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五透镜以及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六透镜;其中,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所述第五透镜的焦距为f5,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为R1,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为R5,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为R6,所述第一透镜的轴上厚度为d1,且满足下列关系式:1.00≤f2/f5≤3.00;5.00≤R1/d1≤15.00;3.00≤(R5+R6)/(R5‑R6)≤10.00。本发明提供的摄像光学镜头具有良好光学性能的同时,还满足大广角、超薄化的设计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镜头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智能手机、数码相机等手提终端设备,以及监视器、PC镜头等摄像装置的摄像光学镜头。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小型化摄影镜头的需求日渐提高,且由于感光器件的像素尺寸缩小,再加上现今电子产品以功能佳且轻薄短小的外形为发展趋势,因此,具备良好成像品质的小型化摄像镜头俨然成为目前市场上的主流。为获得较佳的成像品质,多采用多片式透镜结构。并且,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用户多样化需求的增多,在感光器件的像素面积不断缩小,且系统对成像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六片式透镜结构逐渐出现在镜头设计当中。迫切需要具有优秀的光学特征、体积小且像差被充分补正的广角摄像光学镜头。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摄像光学镜头,其具有良好光学性能的同时,满足广角化、超薄化的设计要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摄像光学镜头,所述摄像光学镜头自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五透镜以及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六透镜;其中,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焦距为f,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所述第四透镜的焦距为f4,所述第五透镜的焦距为f5,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为R1,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为R5,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为R6,所述第一透镜的轴上厚度为d1,且满足下列关系式:1.00≤f2/f5≤3.00;5.00≤R1/d1≤15.00;3.00≤(R5+R6)/(R5-R6)≤10.00;1.13≤f4/f≤6.43。
优选地,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于近轴处为凸面,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于近轴处为凹面;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为R2,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为TTL,所述摄像光学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3.41≤f1/f≤149.16;-61.61≤(R1+R2)/(R1-R2)≤136.41;0.02≤d1/TTL≤0.11。
优选地,所述摄像光学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5.46≤f1/f≤119.33;-38.51≤(R1+R2)/(R1-R2)≤109.13;0.04≤d1/TTL≤0.09。
优选地,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于近轴处为凸面;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为R3,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为R4,所述第二透镜的轴上厚度为d3,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为TTL,且满足下列关系式:0.40≤f2/f≤3.44;-9.81≤(R3+R4)/(R3-R4)≤-0.66;0.03≤d3/TTL≤0.14。
优选地,所述摄像光学镜头满足下列关系式:0.65≤f2/f≤2.75;-6.13≤(R3+R4)/(R3-R4)≤-0.83;0.05≤d3/TTL≤0.12。
优选地,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于近轴处为凸面,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于近轴处为凹面;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所述第三透镜的轴上厚度为d5,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为TTL,且满足下列关系式:-10.35≤f3/f≤-0.74;0.02≤d5/TTL≤0.0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诚瑞光学(苏州)有限公司;诚瑞光学(深圳)有限公司,未经诚瑞光学(苏州)有限公司;诚瑞光学(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029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