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制外墙板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02100.3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38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何飞;陈佳伟;田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建工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88 | 分类号: | E04B2/88;E04B2/90;E04B1/682;E04B1/684;E04B1/70;E04C2/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5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 外墙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一种预制外墙板及其施工方法,其中,预制外墙板包括:预制外墙板构件、内衬管、连接件、第一PE棒和第二PE棒;任意相邻的两个预制外墙板构件之间均具有一拼接缝,内衬管和连接件均设置于拼接缝中,且连接件位于拼接缝的交叉点上,内衬管通过连接件组合在一起,第一PE棒和第二PE棒均固定于拼接缝中,且位于内衬管的相对两侧。在本申请提供的预制外墙板及其施工方法中,通过在拼接缝中设置内衬管,并采用连接件将内衬管组合在一起,同时在内衬管的两侧固定PE棒,以有效防止横向缝和竖向缝在混凝土浇筑时出现堵塞以及漏浆问题,由此提高现场混凝土浇筑质量,而且内衬管在拼接缝处有导水作用,能够起到防渗漏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预制外墙板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产业化的发展和相关政策的出台,装配式施工作为一种新的施工方式,在建筑结构施工上有着比传统工艺高效、便捷、质量更有保障的优点。装配式施工中预制外墙板的施工一般分为先挂法施工和后挂法施工。
其中,后挂法施工时主体梁板、框架柱先完成施工,之后预制外墙板进行现场拼装成楼栋的外墙,拼装过程中需要进行预制外墙板的接缝防渗漏处理。先挂法施工因为后浇筑框架柱混凝土,因此连接缝隙可以进行防漏处理,但是在预制外墙板的拼接缝(包括横向缝、竖向缝)位置进行结构浇筑时,横向缝和竖向缝的压条会受到浇混凝土的挤压,仅靠压条与两侧预制外墙板的摩擦力无法完全抵消压力,压条会被挤压变形,无法起到封堵效果。在预制外墙板的内侧进行混凝土浇筑时,由于压条无法起到封堵效果,因此极易引起漏浆现象,造成拼接缝内的空腔堵塞。
目前,预制外墙板的施工过程中没有统一的防漏浆、防渗漏技术。一旦横向缝、竖向缝有漏浆的情况出现,横缝、竖缝就会堵塞,不利于拼接缝处的导水,进而对施工质量造成不利影响。若对漏浆进行封堵,通常需要使用砂浆进行封堵,后期再进行凿除,大大增加了人工及材料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外墙板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的预制外墙板的施工过程存在的漏浆问题以及建筑成品使用过程中的接缝处防渗漏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预制外墙板,所述预制外墙板包括:预制外墙板构件、内衬管、连接件、第一PE棒和第二PE棒;
任意相邻的两个预制外墙板构件之间均具有一拼接缝,所述内衬管和所述连接件均设置于所述拼接缝中,且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拼接缝的交叉点上,所述连接件为十字形结构,所述十字形结构的四个端部分别插入于对应的内衬管中,所述内衬管通过所述连接件组合在一起;
所述第一PE棒和第二PE棒均固定设置于所述拼接缝中,且位于所述内衬管的相对两侧。
可选的,在所述的预制外墙板中,所述预制外墙板构件具有第一拼接端部和第二拼接端部,所述第一拼接端部和所述第二拼接端部分别位于所述预制外墙板构件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一拼接端部的外形尺寸和所述第二拼接端部的外形尺寸相适配,且所述第一拼接端部与所述第二拼接端部之间形成所述拼接缝。
可选的,在所述的预制外墙板中,所述第一拼接端部和所述第二拼接端部为相对且反向设置的L型结构。
可选的,在所述的预制外墙板中,所述内衬管的外形尺寸与所述拼接缝的尺寸相适配,任意相邻的两个预制外墙板的端部均与其对应的内衬管的外壁接触。
可选的,在所述的预制外墙板中,所述拼接缝的宽度范围在15mm到40mm之间。
可选的,在所述的预制外墙板中,所述第一PE棒和所述第二PE棒均通过粘合方式所述预制外墙板构件固定连接,所述预制外墙板构件与所述第一PE棒和所述第二PE棒粘合的区域均为光面。
可选的,在所述的预制外墙板中,还包括密封胶,所述密封胶填充于所述拼接缝中,且位于所述第二PE棒背向所述内衬管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建工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建工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021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